年清明节前夕,某些网络媒体用标题党的方式炒作“军校学生称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式否定军队英雄。随后,“人民前线报”等 那么,作为军人,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是否能像邱少云烈士那样在烈火焚身之时强忍剧痛以保证部队的军事行动不至暴露呢?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此类现象没有进行过理论研究或是活体实验,所以无权加以武断评判。不过,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军警生涯的铁血男儿,因了自己年轻时曾经一次切身的体验,深知,人要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仰、坚强的意志品质、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经过艰苦的训练,再加上军队、警营那钢铁一般的纪律约束,在危急情况下,还真是可以做出为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惊人举动,绝对能够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的。
作者旧照
值此“八一建军节”,不妨回忆一下自己三十多年前那一次“带伤擒凶”的经历吧。
那是在年秋冬交际之时,本人由北京军区特种兵部队退役若干年后考入温州市公安局交通队,在队部担任文书。
这一天是本人的调休日,本人与同事金警官一起骑车上街办事。当步行到人民路原新中国电影院(大约是现在的人民东路移动公司附近)附近时,我俩突然看见马路中间有三名人高马大的家伙围着一名挑着菜筐的农民拳打脚踢实施抢劫,而那名被打的农民脸上身上满是鲜血,一边呼喊着“抢劫啦……打人啦……”一边痛苦地蜷曲着身子,紧紧地捂着腰间的大概是钱袋子。
“抢劫!”笔者和同为退伍军人的金警官几乎是同时喊出声来,然后就像士兵遇见敌情似的,立即加快车速,开弓利箭一般向着那几个犯罪分子冲了过去,一边大声喝道:“警察!不许动!”
当时的社会,大多数违法犯罪分子对警察还是有着很强的恐惧感的。所以,那几个犯罪嫌疑人听见了我俩的喝令,又看见两名身穿“海军蓝”警便服、有着一身正气的年轻人骑车冲将过来,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分作几路四散逃命。见此情况,我俩兵分两路。金警官向南追逐,我则向北拐入现在移动公司西侧的小弄堂追拿另一名逃犯。
因为当时的人民路尚未开发扩建,这条小巷子宽度不到两米。我的“坐骑”是一辆老旧破损的28吋自行车,启动慢,刹车制动又不灵,还要避绕身边三三两两的路人,故而不敢骑的太快。而那个逃犯明显对这一带路线比较熟悉,逃窜的飞快,所以双方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我只能一边追,一边大声喝令他立即停止逃跑,跟随我投案自首!
正在这时,我看见小巷另一头拐进来一辆“板车”,也就是当年温州大街小巷常见的那种人力货车,车上装满了砖块,而板车四周围着大约四五名熊腰虎背的壮汉,正推着车往我们的方向缓缓而来。
我见了此景真是喜从心来:此时只要板车稍稍侧一下堵住小巷,这个逃犯马上就会走投无路束手就擒。我赶紧向推车的壮汉们挥手示意,一边大声呼叫:“我是警察,他是抢劫犯,拦住他!”
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只见逃犯接近板车时,那一群壮汉们像是中了邪一样,齐刷刷躲过身子,硬是给这个逃跑的家伙让出一条通道,然后眼睁睁目送这家伙从眼皮底下一闪而过……当时我那个气啊,真想跳下车扇这群懦夫一人一巴掌!
好在穿过这条小巷就拐进了比较宽敞的谢池巷了,我的自行车速度的优势见了效,很快就追上了逃犯。然后我等不及下车,连人带车撞向逃犯,两人一车同时摔倒在人行道边上。
因为我个子小巧灵活,先于逃犯从地上一跃而起,然后使出自己军警生涯中所习练的“擒拿格斗术”,扼腕,别肘,掐脖子……骑压在逃犯身上手脚并施,与拼死反抗的逃犯展开了殊死搏斗。
可是俗话说“一力敌十功”!对方是一米八零左右的大高个,体重不下一百八十斤,我当时的身高只有一米六五,体重不超过一百二十斤,无论身高还是体重,敌我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我所施用的那一套“擒拿格斗术”居然没能见效!不仅没能迅速制服逃犯,反而在混战中自己先行受伤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感觉右手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紧接着就是一阵头晕目眩浑身无力出虚汗,我下意识地瞥了右手一眼,发现右手中指掌骨外翻,已经明显变形,……曾经自学医道的我顿时情知不妙——我肯定右手指骨骨折了!
这时,逃犯似乎发现了我的气势有所松懈,乘机从地上爬起来,试图再次逃跑。
然而,十年军警生涯所赋予的钢铁般的意志品质这时发挥作用了。我强忍剧痛,倏地跳起身拦在他前面,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喝一声:“站住!”,然后改用腿脚攻其“下三路”,运用平时练就的“连环腿”格斗术,先后蹬出左右双腿,朝着逃犯的裆部飞弹过去。
说来也是天意。逃犯的身高成全了我,其裆部垂直高度正好处于我“连环腿”的最佳攻击范围之内,我弹出去的左脚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裆部!只见逃犯立马伸手捂住胯裆倒在地上不住翻滚,哇哇乱叫,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额头和鼻尖上也渗冒出了一脸的臭汗!
不过为了防止逃犯诈伤反击,我接着跨前一步,用左腿膝盖使劲撞向逃犯胸腹部两个致命要穴所在部位,然后左手掐住他的脖子,用受伤了的右手伸向裤腰带,大拇指撩起右侧腰间的绿色锦纶钥匙串,就是当年那种五四手枪的系带,然后喝令道:“看到手枪没有?再动就开枪了!”
逃犯这时大概确实是疼得无力反抗了,只见他微微张开眼,看了看我右手撩起的“手枪带”,然后有气无力地说道:“不跑了,我不跑了……”
这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走上前来,对着地上的逃犯教训道:“你们这些人啊,就是不学好。今天吃苦头了吧!”而周围其他人也聚拢过来,一起围观着这个已经成了“病猫”的“毛难”(温州方言,意指“坏人”)。
在确认逃犯已经丧失抵抗力以后,我指点着人群里一名有些面熟的“新中国电影院”放映员和热心的群众解下逃犯的裤腰带,又把他双脚鞋带左右相交系在一起以防他再次逃跑(那时的社会风气不像现在,老百姓对人民警察比较敬仰,对违法犯罪现象也敢于“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然后喝令他站起身,把自己的自行车上了锁,命他斜挎在脖子上,然后向设在花柳塘的交警执勤管理点走去,把逃犯交给执勤点的交警同事,然后重新上车,单手医院——医院求医。
现在想来,当时自己可能是在搏斗过程中紧张过度了,以至于居然没能想到让执勤点的交警同事帮忙联系队部派人过来送我就医,而是自医院。结果精神一放松,疼痛感更加剧烈了,一路上被恶心、眩晕、剧痛折腾的虚汗淋漓,眼冒金星,几近虚脱!
医院直线距离也就两公里不到,而我感觉就像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到了市中心的五马街口,一阵阵剧痛袭来,头晕眼花,气短心慌,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车身开始摇摇晃晃,好几次差一点摔倒,我只好下车推车步行,医院,找到在口腔科工作的好友李医生,让他带我去看骨科门诊。
经过当值骨科医生的问诊、拍片,诊断结果出来了:右手中指掌骨“粉碎性骨折”!我至今还记得这位骨科医生看了片子后用惊异的眼光地看着我时的问话:“都粉碎性骨折了,你没有觉得痛啊?”
要说不觉得痛那是假的,只不过我在与犯罪分子搏斗时唯一的念头就是一定要抓住他,不能让犯罪分子逃脱。这一想法成了那一瞬间唯一的意念,所以才没有被剧痛所折服。直到抓获犯罪分子后,整个人才像瘫了似的,好几次都差一点晕厥过去……
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当时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令人记忆犹新。几十年时间里,每当笔者前往市区人民东路移动公司营业部办事或经过谢池巷以及相邻的府学巷一带时,那种特殊的情感体验都会重现心头。并且,因当时医治不当而轻微变形了的右手中指也会条件反射般地隐隐作痛,似乎在提醒着笔者,这个社会还有着诸多不安定因素,作为曾经的军人、警察,我们还不能高枕无忧忘乎所以。正如当年孙中山先生所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笔者如今重提此事并非要炫耀自己有多么“高大上”,而只是想说明一下,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在平和状态下不显山不露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一旦遇见紧急情况,极有可能激发出超常的能量,从而做出一些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尤其是经受过严格系统的甚至是魔鬼般训练的军人、警察、特工人员,他们经长期培养而成的坚强意志品质是普通人所无法感受和理解的。辅之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要比一般人高出许多。这一点,相信许多经历过战争年代战火考验的革命军人以及有过军警生活经历的人们感受更为深刻。另外,一些具有正确宗教信仰和人生观,然后经过长期修行、修炼、修为的“高僧大德”,往往也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北宋苏洵《心术》)
当然,还有许多具有正义感和阳刚之气的普通百姓,在遇见不法分子行暴之时,也往往能够“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纵观几千年华夏文明,许多历史名人也曾留下以坚强的意志品质战胜切肤之痛的千古佳话。比如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谈笑刮骨疗毒”,就是很好的例证:樊城一战,关云长中敌方毒箭,“箭毒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一名医得知关云长中毒箭,慕名其英雄气概,特来为他疗伤。关云长在名医刀剖臂膀做手术“刮骨疗毒”时,一边与人饮酒对弈,一边谈笑风生,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豪杰佳话。
又比如春秋时期,山西介休人氏介子推忠心侍奉君主晋文公姬重耳。在重耳避难逃亡途中“割股奉君”,追随左右。待到晋文公登基为王后“割股啖君功不言禄”,甘守清贫,拒受俸禄。然后背负老母躲进绵山,宁被烧死也不出山。以其“淡泊名利、坚守其志”的坚贞品格为后人所称道。
不仅仅是这些历史名人,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不乏毅力超人的“刚强铁汉”。大家还记得“5·12汶川地震”中那位“锯腿硬汉”刘刚均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男子刘刚均正好乘坐在大巴车里,被一块滚落的巨石压住了右腿。刘刚均用亲戚带来的锯条、钢钎和水果刀,忍着剧痛锯断了自己的小腿,然后非常镇静而且专业地指挥亲属帮自己止血、包扎,最终获救。这位铁血硬汉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以前是矿工,知道在这样危难的情况下怎么求生,再痛我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让自己昏迷过去,因为这种情况下,一旦昏迷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当然,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从来不是男性的专利。古往今来,有许多柔弱女子也曾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为世人所称道。“百岁挂帅”佘太君、“替父从军”花木兰、“鉴湖女侠”秋瑾、“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面对日寇“36套酷刑”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英勇牺牲的温州平阳籍“长滆女杰”林心平、竹签钉甲坚贞不屈,绝不泄露党的机密,最后英勇就义的“江姐”、为阻隔燃爆的酒精烈焰,横躺身体挡住满地流淌的燃火酒精、最后因烧伤创口感染而献出生命的青年女工向秀丽……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谱写着一曲曲“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赞歌。
……
不过,除了上述正面人物外,历史上也有许多受了邪恶思想“洗脑”的战争狂人和极端分子有时候也能做出超乎常人承受极限的举止。比如日本历史上就曾流行“愤腹”(受了委屈以求清明而切腹)、“商腹”(给我后代多少钱,我切一下腹)、“论腹”(为了树立好名声而切腹)等。抗日战争胜利之时,眼见大势已去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中有不少战犯就选择了“切腹自杀”的方式“效忠天皇”、“以身殉国”。如果按照开篇所述那名“军校生”的思维逻辑,一刀剖开肚腹后,“人的‘蛙跳反应’的生理反应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话,这种情况又该作何解释呢?
笔者据此推断:这名所谓的“军校生”要么是敌对势力虚构的“乌有先生”,要么就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巨婴”。这种人如果遇上战争或者灾难,或许就是叛变投敌的“蒲志高”,又抑或是汶川地震中撇下学生顾自逃生的“范跑跑”!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井蛙不知东海”,“夏虫不可语冰”。有时候,与三观不正的人奢谈革命英雄主义还真是“鸡同鸭讲”徒劳无功。而与那些为了金钱而效力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汉奸卖国贼谈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与虎谋皮”!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一直没有放弃对我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围堵,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作战方略”。国内一些披着“专家”、“学者”外衣的汉奸卖国贼也里应外合,通过诋毁中华民族英雄人物来抹黑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文化,摧毁炎黄子孙的英雄气概,扼杀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对此,全体中国人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误入西方敌对势力布下的《大棋局》(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著)。
最后,借用几句名言作为结束语: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那是一个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不去敬重英雄的民族,那个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
“英雄和先烈就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和自信的脊梁,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时代需要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更应该铭记英雄、怀念英雄,用英雄情怀激励我们更好的前进、更快的发展、拥有更稳的幸福!”
作者简介:
杨建新(天霖),男,五零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特种兵独立团警通连测绘侦察排战士,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原交通民警、外事警官,曾任温州市公安文联文学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悬疑小说作家,现实主义题材影视编剧,国学文化爱好者。
著有短篇悬疑小说集《遭遇潜规则》、《警营作家杨建新影视剧本集》、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冬去春归来》。短篇小说《竞价点歌》获第一届全国法制文学大奖赛一等奖。
本期编辑:金秀秀
后 期:金秀秀
初 审:郑建兴
终 审:杨丽和
杨建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