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我们不会忘记
十年,记忆尘封,却总有那么一些人,哪怕时间再久远也让人记忆犹新。
十年,经本报报道过的人不计其数。在大脑中搜索,一个个鲜亮的名字从记忆中跳跃出来。原来,真正打动过人心的人是不会忘记的。将记忆的碎片串连成线,那一颗颗珍珠仍如昨日新发现般闪亮。重读他们的故事,有的仍让我泪流满面,有的再次激励我心,有的使我内心温暖。
那些代表着社会正能量的人们,值得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把他们的故事再次呈现给读者。为此,我们择其部分载入“余杭人物”。其他优秀人物的事迹同样感人,限于版面有限,只能一一割舍。
何海英:铿锵玫瑰报名埃博拉医疗队“肺癌”,多么恐怖的词语,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接受。然而,她却那么坦然,就在手术当天,还像往常一样为患者看病。还是麻醉科医生跑来将她带到手术室。手术后,何海医院上班。
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平时对患者细心疏导,对技术精益求精,深得病人信任。
不久前,她主动请缨,报名杭州市组建的援非埃博拉出血热医疗队。这对一名癌症患者来说,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铿锵玫瑰”,我们为你鼓掌!
中国盲人门球队:余杭为你们而骄傲因为看不到光明,人们习惯给他们同情,事实上,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和取得的成绩向世人证明,他们更应该获得的是尊重和敬佩。
中国盲人门球队,这支有着陈亮亮、蔡长贵等优秀队员的队伍,因为塘栖的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和唯一织造厂的陆财良,被打上“余杭”标签。近几年来,他们参加国家级、世界级的各类比赛,一次次捧回金灿灿的奖杯。中国盲人门球队,余杭为你们而骄傲!
王渊鹏:他的故事激励了两代人我是听着王渊鹏的故事长大的。很多名人虽然自强不息,但离我太远,王渊鹏那时却生活在獐山。他用手腕、用嘴巴写字,自学成才的事迹曾给我幼小的心灵注入巨大的力量,让我知道原来人的意志可以这样强大。现在的我,每当牵着女儿的手经过临平街头王渊鹏和妻子的报亭,总不忘告诉女儿有关他的故事。女儿说:“有时候残疾人比健康人强大”。
孩提时的一次病痛让王渊鹏失去正常人的快乐,残疾的他住进了家里的小阁楼,却在昏暗的空间里自学了初中、高中文化,用嘴、用双腕写字。他曾用3年多时间抄完一部32万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还在2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多次获奖,并加入杭州市作家协会。这对一名残疾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希望王渊鹏的故事能伴随我们的下一代成长,给他们注入自强不息的力量。
杨春平:社会的爱从未离开他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十多年前,但在这十年里,人们从未忘记。
年5月8日,正在执勤的区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民警杨春平不顾安危下窨井抢救两名中毒民工,自己不幸中毒昏迷,送医院抢救后,杨春平至今躺在病床上处于浅昏迷状态。
他的事迹当时轰动整个杭城,杨春平被公安部评为二级英模。十多年来,人们不断看望,在心里呼唤着:“醒来吧,春平!”
庞汝勋:为孩子建造心灵家园曾在三尺讲堂上工作了57年的云会老人庞汝勋退休后闲不住,年掏钱在家办起了少儿图书室。在当时网络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图书室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乐趣。他们来到图书室边看书,边听庞爷爷讲故事。
庞汝勋购置了很多法律法规方面的图书,教导孩子们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用的人。他还收集整理新四军烈士的事迹,编成小册子,作为当地学校的乡土教材,给学生们讲解新四军在西南山战斗的英勇故事。
庞汝勋的图书室是当时我区唯一一家免费少儿图书室,整整影响了云会村一代人。庞汝勋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建造起心灵的家园。
施奇强:在黑暗中传递光明年12月28日上午,医院眼科手术室内,一次传递光明的手术正在进行。瓶窑镇彭公村盲人施奇强将眼角膜捐献给金华一位名叫苗苗的2岁小女孩。这是国内首个盲人活体捐献角膜案例。在黑暗中的施奇强给他人送去了光明,也把爱植入了人们的心中。
王水佳:世界冠军向前,再向前!巾帼不让须眉。乔司姑娘王水佳分别在全运会帆板比赛和世界米氏帆板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实现了余杭运动员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也是余杭第一个世界冠军。王水佳顽强拼搏的事迹诠释了什么叫奋勇争先,什么叫激流勇进。向前,再向前!加油,王水佳!
沈亚平:维护正义的王牌公诉人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公诉人……沈亚平,这名身材娇小的女检察官,身上披着很多光环,但她对待工作还是那么一丝不苟。面对罪恶,她辨法析理,义正辞严;面对群众,她侠骨柔情,无微不至。她是维护社会正义的“王牌公诉人”。
吴敏强:把阳光照进失足少年的心他,偏瘦,却精神矍铄,厚实的镜片挡不住双眼闪出的精气神。他曾躺在病床上,仍惦念办公室里那台绑着青少年热线的电话机。吴敏强,团区委余杭青少年热线的负责人,他用耐心的劝导指引孩子们回家的路,用亲人般的慈爱温暖孩子们迷失的心灵,用阳光驱赶孩子们的无助和冰冷。在吴敏强获得的众多荣誉中,我最喜欢“省优秀志愿者”这个称号,他是一名普通志愿者。然而,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像他这样真心奉献的志愿者啊。
江建军:无偿资助贫困学生的普通工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江建军在电视上看到贵州小女孩黄梅独自外出打工却饿倒在路边的新闻。身为普通工人的江建军当时每月才挣元工资,但却决定每月省出元资助孩子上学。要省下这么多钱不容易,江建军为此戒掉了烟和酒。后来,他资助了越来越多的孩子。
10多年前,当他还是一名普通工人,从每月元的工资里省出元资助孩子;10年多后,他成了个体老板,负债20万仍坚持让资助的孩子读完大学。才上过一年学的江建军就这样帮孩子们上起了北大、清华、浙大……。他为此感到骄傲,好像圆了自己孩提时代的梦。更多的孩子,从江建军身上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柴立见:传递“生命接力”第一棒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却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他是我区首个造血干细胞义务捐献者。从年开始,柴立见就坚持无偿献血,年看到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招募志愿者的新闻后就报了名。8年之后,他终于通过成功配型挽救了一位病人的生命。在余杭,他完成了“生命接力”的第一棒。正是从他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使更多的病人拥有再次获得健康的机会。
严佩英:浙江孝贤好儿媳她从小寄养在养父母家,凑巧的是,她的丈夫也从小被寄养,因此她有4个爸爸、4个妈妈。几十年来,她照顾八位老人任劳任怨,平时主动带老人出门旅游,让他们安享晚年,老人生病时,她更是全程陪护,悉心照顾。严佩英,你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公婆心中的好儿媳,更是孝顺老人的社会楷模。
王妙芳:40年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在医患矛盾备受 他的故事开始为人所知是在年8月的一个晚上,四分钟勇救落水三人,堪称神勇,然而,当时已在中泰派出所夜巡队工作6个年头的李国平,主要工作是抓小偷。面对小偷,他从不退缩,在一次次搏斗中身体受伤,但更在一次次搏斗中保护了百姓。黑夜给了他神勇的双眼,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他都甘愿做一名夜间守护神,守护人们甜美的梦乡。
屈伟达:行侠仗义的好司机为帮受害者追赶抢劫犯,他不顾个人安危,驱车两个多小时;为追踪肇事车辆、救护伤者,他却差点被冤枉;两次开车返回,他只为把遗落在出租车上的药交到老婆婆手上。屈伟达,这个曾经获得“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感动余杭人物”等荣誉的普通司机,传递的感动今天依然在延续。
周秋飞:永远的临平义工“阿拉丁”年4月6日,朋友圈里很多好友发出“阿拉丁走了”的痛声,临平的义工队伍少了个大哥。
“阿拉丁”本名周秋飞,是理想国际控股集团副总裁。年末,他发起成立杭州滴水公益临平分队,任队长。在滴水家人的眼里,他是指引大家坚持公益、传播大爱的灯塔;在贫困孩子的眼里,他是帮助克服困难、实现愿望的神灯。所以,人们称他“阿拉丁”。
造化弄人,酷爱户外运动的“阿拉丁”,生命竟被定格于他所热爱的户外运动。周秋飞虽然走了,但未完的梦想将被人们延续。
申屠和明: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是这个社会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一名漂流景区内的筏工。然而,他却有着常人不能有的勇气。年5月的一天,申屠师傅撑着载有12名游客的竹筏至双溪漂流第二个堰坝险漂落差时,竹筏侧沉,四名游客落水。他不顾个人安危,跳水救人。在营救3名游客之后,虽然得到安全员的协助,但在救完第4名游客时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没有再起来。
这位普通的筏工,在最后一刻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感受一座城的温暖
一眼十年,看过多少人间事。重新翻阅十年来的报纸,多少感动重上心头,一个人、一个家庭遇到难处,一座城的人会站出来帮助,一个人、一群人做了好事,一座城的人会为他们鼓掌……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一个充满温度的地方——余杭。
为玖妹再造一只右手儿时的意外让玖妹失去了右手的4个手指,她用左手学会了写字、画画,但能用右手写字,能堂堂正正地举起右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成了小玖妹最大的心愿。医院为她做了再造手术,经过近一年的恢复,她拥有了完整的右手。
弃婴的悲惨我们来抚慰年6月3日早上,一位在临平山晨练的老人在废弃的垃圾填埋场里发现了一个出生没几天的婴儿,眼里生了蛆虫、浑身被蚊子咬得红肿不堪,一时间,这个可怜的小生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无知的爸爸因为她有黄疸就将她抛弃,小家伙硬是在野外挺过了难熬的84小时,得知她的经历后,很多人赶到区一院看望她,送去的奶粉、衣服多到吃用不完。
一起拯救可爱的小蕊蕊年2月27日,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蕊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善良的余杭人民向他们伸出援手,大家你我50地给她凑齐了手术费。3月24日,小蕊蕊做完手术出院,第二天就被爸爸田永红抱到了报社,让大家看看她康复后可爱的模样,而这个淳朴的甘肃汉子把术后剩下的元钱悉数捐给了区慈善总会。
爱心营救吴叶龙一位绝望母亲的哀切求助,引起无数回应。大家还记得年7月份,一座城、一个村曾为了患白血病的15岁吴叶龙而揪心、而努力吗?一篇篇报道记录了龙龙当时的状况,也记录了大家的善举,短期内,捐款便达到三十七万多元,龙龙有钱做骨髓移植手术了。龙龙有了生的希望,一个家庭有了希望。
为蹲行的天使创造奇迹她2个月大时持续高烧不退,从此落下病根,长到14岁了,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从没体验过站起来的感觉,只能蹲在地上移动;他身患小儿麻痹,得知这个蹲行女孩的经历后毅然决定帮她治病。她是管梦瑶,年,14岁的她遇到了56岁的郑锦邦伯伯,人生开始转变,12月19日,梦瑶在上海接受了手术,奇迹般地可以站立起来了。
杭奶奶的专属接送车队几个的哥守着一个小秘密,他们轮流医院做血透的老奶奶3个月了,要不是同事发现其中一位姚德兴师傅“行事异常”,恐怕他们要继续默默地做好事了。年7月7日,杭奶奶和他的专属“接送车队”的故事着实让我们感动了一把。许国华,丁妙庆,姚德兴,姚巍杰等的哥师傅至今仍旧在在助人为乐的爱心之路上跑得不亦乐乎。
热血汩汩流向年轻生命年3月6日,在采访余高师生为身患重病的戚云剑同学捐款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年轻的生命最急需的是AB型血。一场感动杭城的募血行动随即展开。3月10日,前期征集到的AB型血献血志愿者们集结到一起,为挽救生命献出热血。虽然戚云剑最终还是走了,但他是带着所有为了挽留他而付出努力的人的温暖离开的,他在天堂不寂寞。
老干部的最后一笔党费年3月18日,我们认识了司法局退休老干部张掌元,深深为这个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所感动。“我对子孙后辈的要求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共产党员一定要这样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工作、清白做人,要一直堂堂正正……”张老走了,但是他留给世人和子孙的精神财富却是用之不竭的。
沈敏杭的生命赞歌还记得沈敏杭吗?一个爱打篮球的帅小伙。年,他23岁,当其他同龄人在为人生打拼时,他却在和白血病做着抗争。感染导致他鼻子软组织受损,曾经高挺的鼻梁塌了,可他要活下去的信念却没倒。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顺利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甚至还在病床边收获了一生挚爱,如今他结了婚,网店也开得有声有色,他跟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说谢谢,而我们也要和他说声谢谢,谢谢你让我们见识到了生命的顽强。
我们有个亲人叫“白家乡”汶川地震毁了他们的家园,一个叫“余杭”的亲人用了两年时间帮他们重建家园:学生坐进了比以前更漂亮的课堂,老乡走上了更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农家人用上了更加效率的灌溉系统……在亲人完成任务回余杭之前,他们用自己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感激之情。而我们也会永远惦记着远方的亲人——白家乡。
不远万里送羊锅年11月7日,贵州普安县白沙乡关厂小学的名小学生吃到了仓前羊锅,一个叫舒丽的小姑娘吃得很慢,她说:“羊肉非常好吃,我要慢慢品尝,把幸福的味道留得久一点。”听得人心里酸酸的。仓前羊锅节已经成了每年一次的味觉盛宴,这一次,羊锅经营户不远万里到关厂小学为那里的孩子送去美味的羊锅,还为他们捐出一年的免费午餐,美味入口更有暖流入心。
老占与母隔半世纪的重逢年2月12日,对时年57岁的老占来说,注定是个永生难忘的元宵节,这一天,他和分别56年的亲生母亲黄美素相见了。当年因为占重志的父亲暴毙,黄妈妈忍痛将没满1周岁的儿子送了人,五十多年间这位母亲多次想见见儿子,但都无功而返。后来,老占通过导报寻生母,分隔半个多世纪的母子俩终于在元宵佳节得团圆了。
小龚走了生命却在延续来自云南的小龚,度过了自己平凡的24年人生,毫无预兆地倒下了。他来自农村的质朴的父母得知,即使解剖也不一定能得知他的确切死因后,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捐献器官。老父亲用枯黄干裂的手签下捐献志愿书,为他平凡的儿子划上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句号。
“余杭滚灯”的鸟巢不眠夜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余杭滚灯”作为开幕式前的暖场节目,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余杭独特的地域风情。7月31日是队员们第一次在鸟巢彩排,彩排时间被安排在凌晨4点半,大家在鸟巢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夜,夜里的雨夹着风打在身上异常冰冷,但是大家心里却是暖暖的,能在鸟巢表演,莫大的荣誉感已经战胜一切。
寻找陈建凤阿姨一个面临就业压力的青年,一个古道热肠的阿姨,两个人生本来没有交集的人,因为在火车上的一次偶遇,结成了忘年交。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青年事业有成,心里却一直记挂着曾无私给他帮助的阿姨。有人把登有当年他们故事的那份导报放在了陈阿姨的家门口,两个人的缘分再次续上。
甜蜜负担大家一起扛年是龙年,鸬鸟镇前庄村的梁女士在这年迎来她的龙宝宝,不过,不是一个,是三个。三胞胎儿子的降临对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个过于甜蜜的负担。事情一见报,很多好心人给云敏、云凯和云星三兄弟送去了奶粉、尿布和衣物,东西装了满满一车,对三个小家伙的爱也是爆了棚。
刚出生的孩子不能没娘年12月,23岁的罗郭芳还没品味初为人母的喜悦,便揪心于孩子的肺出血。几天后,她被告知罹患白血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罗郭芳想放弃治疗,把钱留给孩子。区妇保院和区一院分别为他们申请救助,来自社会上的捐款也源源不绝。年1月,罗郭芳康复了,还有什么能比这份新年礼物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
小志坚听见了这个世界聋人的世界是安静的,小志坚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聋人,一家人在小志坚出生前都希望他能够听见声音,可现实是残酷的,小志坚的世界也是安静的。年5月11日,小志坚接受了入人工耳蜗植入术。年开始,中国残联和省残联实施重度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补助项目,余杭区也有20多名听障儿童接受了手术,告别无声世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