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过去,我们迈入了崭新的。今年的跨年夜,你是如何度过的?近期来势汹汹的流感病毒成为了不少孩子的噩梦,更让许多家长度过了急诊室的不眠之夜。对于医生们而言,这个假期,或许比上班时更加忙碌。
为了缓解医疗高峰压力,提高接诊能力,近期,首儿所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让患儿能够尽早、高效的就诊。
增人手、加号源缓解患儿就诊压力
12月25日,首儿所为期一个月的“爱心门诊”活动正式启动。每天下午17:00-19:00,都有临床中层干部和党员开展两小时集中门诊,家长正常挂号即可。
据了解,“爱心门诊”自12月25-28日开设至今,已经有37位党员干部参加,共接诊患儿名,有效缓解了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的小夜班门诊以及急诊的压力。
△来源:北京青年报
首儿所党委书记刘中勋介绍,经过4天的运行,目前首儿所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以前患儿和家长在急诊都转不开身,现在环境明显改善。”
此外,首儿所还采取了这些措施来缓解就诊压力:
11月1日-次年1月31日,首儿所各科室号源增加10%;
根据门诊量波动情况,每天加派1-2名内科系统医师下午出诊;
增加内科特需门诊医生;
每天安排内科住院总医师17:00点以后支援小夜班工作;
年1月份,外科将在四个周末增加四次手术日,涉及麻醉、普外、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等7个科室,来缓解患儿等待手术排期的问题。
缩短候诊时间需要家长共同努力
面对家长等待的焦虑,首儿所所长罗毅坦言,其实根据分级诊疗的标准,目前来看急诊的患儿中只有10%属于真正急诊的范围,另外90%本质上是门诊病人。此外,不少家长挂了早上的号,但因不想起早或者其他原因,延迟就诊,医院增加一定的接诊压力。
“如果孩子的病情不算急诊,或者门诊已经过号了,医生没办法拒绝,还是会给孩子把病看了。”为此,罗毅所长也呼吁家长们,能预约门诊的尽量在白天预约,按时就诊,“缓解孩子就诊难的问题,医院、家长共同努力。”
另外,首儿所门诊部副主任雷淑清也告诉了守护君一些挂号的小技巧。
以“京医通”挂号平台为例:
对于白天未能挂上门诊号的家长来说,首儿所开通了“小夜门诊”(17点—23点),包括:内科综合门诊、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几个科室。当天的号源15:30开始在京医通上放号,直到20:00之前,家长都能预约。
当天未预约出的号源会在早上6点回流到号池里,家长可以在手机上挂号。
当天的退号会随机释放,家长可以留心手机挂号平台。
家长注意:反复就诊易交叉感染
首儿所呼吸内科主任曹玲介绍,今年冬季多种病毒同时流行,除了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腺病毒......导致患儿数量增多且病情严重。
如果就诊时,临床医生判断患儿为疑似流感病例,在48小时内服药效果最好。但曹玲也提醒,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医院就诊,在多种病毒流行的情况下,反复就医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
如果孩子发烧但精神状况较好,能吃能玩,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这种情况下,家长可医院。
“而且发烧本身是一种自然的防御机制,如果一发烧就吃退烧药,无法提高孩子对抗外来病原的能力。况且退烧药本身只起降温作用,缓解头疼和不舒服的症状,对病原菌没有作用。”
但如果孩子发烧高于39°且精神状况不好、食欲不振,或者退烧后精神状况仍不好,家长就需要及时就医。
另外曹玲还呼吁家长们尽量减少陪住人数,在看护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健康,减少患儿在病房交叉感染的几率。
采/编:宋子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