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跳舞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大家都见过,但大家知道吗,现在还有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为患者完成精准高效的手术,好厉害!
近日,医院成功利用机器人完成骨科手术,这也是目前华南首例机器人辅助骨折固定术。据了解,通过机器人的智能辅助、精准定位,医生将空心螺钉准确打入骨折部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手术时间缩短了大约一半,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损伤以及术中辐射,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目前,医院还计划创建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新鲜:
机器人上阵精准定位,耗时省一半
患者陈先生不慎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9月16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主刀医生由医院院长刘效仿担任,多位医疗技术骨干也参与了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新面孔——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已提前进场准备就绪。
当时,骨科手术机器人派上用场。它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光学跟踪相机、六轴机械臂和机器人操作系统。手术现场,患者的骨折影像通过C型臂X光机被同步传输至机器人操作系统。
刘效仿在系统屏幕上设计空心钉的植入路线和位置规划
刘效仿在机器人导引下钻入导针
整个手术实际只花了20分钟,是传统手术耗时的一半左右。
点赞:
降低医患辐射,减少患者二次损伤
刘效仿表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以往的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医生通常是凭借经验、手感、空间想象和术中反复的X光透视验证导针进入的角度和深度来完成操作,手术操作困难,且风险较高。
经验丰富的医生可能至少验证3到5次,经验较少的甚至可能要验证十几二十次,导针调整的次数越多,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越大,同时医患接受的放射线辐射也会随之增加。有了机器人后,医生可以在电脑系统一次规划多枚螺钉路径,并在机器人的引导下精准钻入导针。整个手术基本上仅需要在术前复位、术中定位、螺钉进入后这三个环节获取图像便可,X射线辐射总量大幅降低。
据了解,除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对于骨盆骨折的病例治疗也有极大的辅助价值。由于骨盆里有较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而且骨盆髋臼解剖形状特殊,如果医生经验不足,不敢轻易实施该类手术,有了机器人保障精准性和安全性,这类手术的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医院院长刘效仿对术中规划进行讲解
计划:
将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据介绍,这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名叫“天玑”,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开展脊柱全节段、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手术的骨科机器人。
据了解,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精确度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软组织创伤等优势。如今该机器人已经在国内30医院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了多例手术。医院此次实施的为华南地区首例,应用的“天玑”是第三代、也是最新一代机器人。
在骨盆模型上试用机器人系统
刘效仿表示,骨科手术机器人除了精准高效,还大大缩短手术医生的学习曲线和手术经验曲线,使不同年资的手术医生能做出同样高品质的手术。医院第一步将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创伤骨科手术中,接下来将扩展至脊柱、关节等环节。
目前,医院还计医院联合创建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制定临床指导方案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相关培训,进一步扩大骨科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提高应用质量,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本文由健康佛山小组编辑;
来源:广州日报、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