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吴昭克、主治医师龚志兵等医生团队成功为一位岁老奶奶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对于许多高龄患者来说是延长寿命的首选治疗方案。近年来,医院不断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救治了多例高龄及超高龄骨折老人,创造了高龄骨科手术的奇迹,手术实力再次得到了印证。
事件回放张奶奶6周前在家中不小心摔倒后,一直卧床休养,但久不见好转。经仔细检查,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手术是最好的选择。但考虑到患者高龄,卧床较久,心肺功能储备较差及各脏器功能衰退,手术耐受差,麻醉风险高,入院后关节科随即展开科室讨论,请麻醉科与内科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在进一步完善检查后,拟择期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经过手术后,在关节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老年人的病情一直很平稳,隔天在家人的搀扶下已经能够站立行走。现已经能通过辅助工具站立行走。
这已经不是医院首次为患者开展超高龄骨科手术了。年6月18日,医院下肢一科岁黄大爷顺利拆线康复出院,医院首例超高龄患者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PFNA术,医院下肢一科及内科、外科、麻醉科综合的诊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老年人易患三类骨科疾病:关节疾病、脊柱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但骨科患者手术却趋于高龄化,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是发病时病情不重,于是就采取药物、针灸、按摩等无创伤性保守治疗方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甚至出现了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等问题,患者才下决心做手术。二是病情已经很重,医院错误地认为保守治疗就可以了,结果越治越厉害,最后医院碰碰运气。
高龄老人手术对医生来讲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龄老人手术主要面临三大难关:一是患者高龄,生理功能减退,各器官代偿功能欠佳,手术耐受性差;二是基础疾病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三是手术后恢复慢,老人在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肺炎,有的老年人还会出现静脉血栓的问题。
对高龄患者的手术,医生要做到三点:
1第一,要在术前做很多准备工作,心肺功能差的患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都要在术前将症状调整到最稳定的状态,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2第二,手术时间一定要短;
3第三,手术切口尽可能小,使病人的出血量减小到最低。
医院通过1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坚持中医特色基础上走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之路,着力优化就医环境,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使诊疗技术快速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近两年来,医院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已实现常态化,并屡屡突破超高龄手术的禁区,这医院技术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也提醒,希望高龄患者有骨医院就医,不能采用拖的办法,否则会增加手术风险,且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手术做得早骨病好得快。
本文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泉州医声“fjqzys”
图片来源: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