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ST)又称快速通道外科或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利用循证医学的证据优化术前准备、麻醉方案、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措施,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Wilemore和Kehlet提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胸心外科、妇产科等领域,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领域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等手术中,并证实了其有效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膝关节镜手术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围手术期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术前准备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1)术前宣教,使患者初步了解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过程,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评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及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宣教及心理疏导。术前进行适应性功能锻炼,掌握助行器或拐杖的使用方法;(2)超前镇痛:自入院起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如塞来昔布、氯诺昔康等;(3)术前禁饮食:手术前一晚正常进食非油腻性食物,手术当天晨起六点可进食含糖类流质饮食,术前4h口服ml10%葡萄糖液体;(4)术前针:不常规注射阿托品,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
有针对性的术前宣教可以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理解手术及治疗方案,缓解或消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压力及术前焦虑,提高依从性,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超前镇痛不但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术后疼痛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术后24h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前长时间的禁饮食易导致低血糖、低血容量、酸中毒、胃肠道黏膜破坏等病理状态,并可导致术后胰岛素抵抗,加重手术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术前2h可饮用含糖液体,而不影响术后血糖,有效预防术后胰岛素抵抗,并不会增加麻醉风险。本研究采用手术前一晚正常进食非油腻性食物,手术当天晨起六点可进食含糖类流质饮食,术前4h口服ml10%葡萄糖液体的方法,有效减少因长期禁饮食带来的并发症,并使患者减少由饥饿带来的术前焦虑。术前不常规注射阿托品,可减轻由于腺体分泌减少所导致的口干、咳嗽等不适症状。因为手术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所以不用担心误吸、呛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麻醉方案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膝关节腔浸润麻醉。传统治疗组: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优化麻醉方案是快速康复外科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关节腔浸润麻醉。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具有定位准确、对患者呼吸、循环干扰小等优点。完善的神经阻滞能达到和硬膜外麻醉同样的效果,而且并发症更低。传统的术后硬膜外导管镇痛易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还易引起尿潴留,并且会拖延患者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时间。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能更早地下床活动和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接受这种麻醉方式的患者不需行导尿处理,术后无尿潴留风险。本研究中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及开始患肢功能锻炼的时间明显早于传统治疗组。
术中处理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1)限制性补液,术中补液量每小时≤ml;(2)不使用止血带;(3)术中使用保温毯、冲洗盐水预热加温等措施;(4)非手术侧肢体穿弹力袜;(5)术中仔细操作,严格止血;(6)术后不放置关节腔引流管。
手术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手术医师经过严格培训,术中操作轻柔仔细,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传统治疗方式认为,大量输液对维持术中及术后血压有重要作用。但大量输液会增加心脏负担、占用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时间。术前减少禁饮食时间并补充适量葡萄糖溶液,保证了血容量,关节镜微创手术术中并无大量失血,所以大量补液不再适合。适当的液体输入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研究表明,术中低体温能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增加术中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失温、复温的过程会导致机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关节镜手术需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灌洗,更易导致低体温。本研究手术过程中对冲洗所需要液体以及静脉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并在术中采用电热毯对患者进行保温。术中使用止血带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部分患者术后有止血带区域疼痛感。本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不使用止血带。目前有些医师习惯于关节镜术毕关节腔放置引流管,这会增加感染概率,并且影响患肢早期活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术中健侧肢体穿弹力袜,能有效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术后处理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1)术后不留置导尿管;(2)术后不去枕平卧,术后2h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可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3d静脉输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预防应激性溃疡;(3)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术后患膝冷敷治疗,静脉输注镇痛药物如帕瑞昔布钠、高乌甲素等,口服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氯诺昔康等;(4)术后1~2h开始进行踝泵等锻炼,并鼓励尽早下床活动;(5)睡眠管理,对于术后睡眠障碍或焦虑患者予以适当口服地西泮类药物。
术后镇痛对于康复及治疗体验至关重要。良好的镇痛可促进患肢早期活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满意度。研究表明术后应用起效快的NSAIDS类药物可明显缓解患肢疼痛。术后应用COX-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术后VAS评分,并显著增加术后各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文献报道,多模式镇痛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围手术期疼痛,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的住院体验。本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采用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案,术后VAS评分及术后膝关节ROM恢复速度都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
术后留置尿管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而且会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中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并不会对膀胱的排尿功能产生影响,加之术中及术后限制性补液,所以不会发生尿潴留,无尿道的刺激症状,加速了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了满意度。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由于优化了麻醉方案、良好的镇痛治疗,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早期下床活动,改善了患者的住院体验。早期进食有利于保护胃肠粘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力。
出院标准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切口无红肿、无感染迹象;膝关节ROM:0°(伸)~°(屈);能下床活动、生活可自理。
传统的出院标准往往是根据医师的意愿及患者的要求,或是切口拆线后出院。而快速康复外科的出院标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活动情况、一般生活状况由患者、医师共同决定。多项研究证明,快速康复外科的成本更低,既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又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观察指标(1)膝关节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记录膝关节活动度(ROM)恢复到30°、60°、90°、°所需要的时间;(3)术后并发症情况;(4)住院时间、住院费用;(5)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患者满意度并进行分析。
文章引用:[1]李健,石辉,徐闯,刘明廷,杜长岭.快速康复外科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5(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