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高龄,做完手术,不到24小时就能下床行走,这对我们家属而言简直就是奇迹!”
2月6日下午,97岁高龄的范奶奶因右下肢不能行走一医院骨科,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不能回忆有没有受伤,也不能描述具体的疼痛位置,只能从她的表情中看出她极度的痛苦,骨科阳春华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详细的体格检查,确认老人患病的部位为右髋部并迅速完善针对性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
由于近百岁高龄,检查结果显示范奶奶除骨折外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阿尔茨海默症、重度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这次骨折无疑是范奶奶人生中遇到的一次极其严峻的生命挑战。在范奶奶家人的充分信任和配合下,阳春华带领的“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团队、快速康复护理团队,联合麻醉团队紧急讨论制定了周详的治疗计划。并在范奶奶入科后20小时内成功为其实施了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耗时仅30分钟。
手术次日,老人便可起身下床,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行走。从手术结束到下地行走,不到24小时。目前范奶奶经过精心治疗和早期的康复锻炼,原有的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等疾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也成功避免了静脉血栓栓塞、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阳春华介绍,在医学界有一种骨折被称作“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发生在髋部的骨折,常见的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医生会建议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等发生,这对本已经骨折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将会直接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据统计,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死于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存活者中约50%致残。几乎连再次骨折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也经常被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
髋部骨折患者多为高龄老人,对手术创伤及并发症耐受程度低,对术后康复要求度极高。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量较大,需切断外旋肌群,由于患者高龄肌肉力量差,更容易产生术后髋关节脱位。而且合并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术后不能配合康复训练,术后髋关节脱位风险更高,恢复时间更长。而SuperPATH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长仅约5-8厘米,术中保留关节囊和髋关节的所有外旋肌群,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术后髋关节稳定性,同时术后患者几乎不受任何运动限制,从而降低了术后护理难度,从而加快了术后康复。范奶奶在97岁高龄遭遇了所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幸运的是接受了“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挽救了生命,也保障了晚年的生活质量。科室完成数百例高龄老人“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均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
阳春华曾赴美国凤凰城进修学习髋关节微创技术,师从该技术发明者、国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DR.JIMMYCHOW。年初在阳春华的带领下,医院骨科率先在全国开展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至今已成功开展近千台,为髋部骨折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生命及良好生活质量保驾护航。同时阳春华数十次受医院演示该手术操作,医院关节外科开展此手术提供技术指导。
温馨提醒,冬春季节,天气寒冷雨水多,路面湿滑,老人穿着厚重,行动不便,摔跌致骨折事件多发,请大家关心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备好手杖等予以行动支持,预防摔跌,平平安安过大年。
欢迎通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