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只“挖耳勺”一点点“挖”掉骶髂关节处“葡萄”大小一个病灶。12月13日,记者从医院获悉,这也是该院完成的国内首例数字化导航加内窥镜下骶髂关节病灶微创精准清除术。
(手术现场)
据了解,来自四川凉山州会东县的患者李晓静(化名),两年前刚30岁的她髋关节出现莫名疼痛,运动量一大疼痛就愈加明显,静坐休息一阵后逐渐缓解。到今年5月,李女士髋部疼痛逐渐加重,扩散到左边臀部,到后期左腿只能拖着行走。此后,医院就诊,经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骶髂关节处有明显骨质破坏,考虑为肿瘤占位,建议其手术治疗。
但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在臀部到左侧大腿根部切开十余厘米长切口,将骶髂部彻底暴露在手术医生视野下才能将疑似肿瘤病灶完全切除。考虑到自己还年轻,不想在身上留下这么大伤口,李女士辗转多地寻求更好地方法,后经朋友介绍,于12月4医院骨科求治。
医院骨科王敏教授在接诊李晓静后,详细了解了她的病情,并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选择目前临床上最新的术中O臂CT结合3D导航技术为其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12月8日,王敏教授和徐源副教授联手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
手术前,专家用O臂CT扫描将患者术前影像数据录入3D导航系统,精密设计手术入路,巧妙避开“肿块”周边丰富的血管、神经,特别是盆腔内输尿管。
手术中,专家先在患者臀部切开一大小约2.5厘米切口,然后通过一次O臂CT成像,在术中导航系统引导下由皮肤通向“肿块”位置建立一微创手术通道。
接着,王敏教授将该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自主研发的全内镜系统,经后侧骶髂关节间隙置入,同时,通过微创通道将头部长得像“挖耳勺”般的刮匙置入,在内镜提供的高清晰放大后的手术视野下一点点将“肿块”用“挖耳勺”挖掉。
经过约一小时精雕细琢的操作,王敏教授将李女士深藏在骶髂位置的“肿块”完整切除。避免了常规手术需要在髂骨“开窗”切骨给患者造成的创伤。手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就能下地行走。13日,专家对手术中切除的“肿块”进行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医院影像学检查李女士髂骨处被怀疑为“肿瘤”的病灶原本是结核死骨。
王敏教授解释,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也有恶性。而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破坏性病变,一般是良性病变。这两者从影像学上检查很难区分,而通过手术取出病灶,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测是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疾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表示,微创技术的美妙就是能放弃传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较大创伤,可以用尽可能微小的创口解决患者的大问题,体现了数字化、微创化、精准化医学时代骨关节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
·END·
大家都在看
.重庆警方破获涉案千万元的“保健品”推销诈骗案!来看“关爱”背后的圈套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给你发了很多求救信号!但多数人一次一次地错过!
.一觉醒来,她摊上事了!发现自己“换”了张脸!冬天你还敢这样吗?
.这几种活法最短命!而这些“坏习惯”,却能让你多活10年!
本报讯(通讯员曾理)
图文编辑
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不健不散”新媒体平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