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小心发生身体骨折或者治疗一些骨科疾病时,很多治疗方法都需要依赖使用内固定物的方式,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打钢板”或者“打钢钉”。
固定之后取钢板在中国人看来是个最平常不过的操作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的人体内的钢板却始终携带。那么,钢板到底要不要取出来呢?
——来自:患者的疑惑
今日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1钢板会生锈吗?首先,我们要知道,骨科手术里提到的钢板,实际上要打上一个引号——“钢”板,因为骨科手术用到的所谓“钢”板成分非常复杂,不只是五金店的钉子这么简单。钢板、钢钉等内固定物,目前普遍使用的材料有三种:不锈钢、钴合金和钛合金,不易腐蚀生锈。当然,随着生物6材料学的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将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性质更优良的材料应用于临床,造福于患者。医院目前所使用的的材料为钛合金,是可以做核磁共振的!大家无须担心。2钢板会断吗?很遗憾,再贵、再结实的钢板,都有断裂的可能。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可以定期复诊拍片,一旦发现或者确诊钢板断裂,要早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肉体上的痛苦,还可以合理应用原有的钢板,尽早予以植骨等措施,重新促进骨折愈合。3钢板到底要不要取出来呢?分五种情况:一定要取,尽量取,可取可不取,尽量不取,一定不要取。?一定要取?
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内植物并发症和特殊部位的钢板螺钉,这种内植物就必须取出。常见的有:
(1)异物反应:虽然大多数人可以和内植物和平共处,但有一小部分人的身体对这些内植物的意见很大,出现了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切口愈合困难,反复破溃等等。
(2)内植物失败:如果出现了断板断钉、严重感染等情况,医生往往会考虑取出内固定物。除了断裂和感染,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内植物跑偏到其他部位。
(3)几处特殊部位:踝关节的胫腓联合螺钉,在下地负重前一定要取掉;脊柱骨折手术如果没有做融合,在骨折愈合后也要尽快取出。
(4)严重的心理异物反应:虽然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但有极强烈的心理反应,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和焦虑。
?尽量取?
(1)年轻人:虽说现在的材料技术已经很先进,钢板可以与人体长时间和平共处,但是也架不住几十年的磨损。年轻人身体条件好,手术恢复快,取钢板后会很快愈合,所以还是早取为妙。
(2)影响功能:近关节部位的钢板有时会成为影响关节活动的罪魁祸首。如肩锁关节部位的锁骨钩钢板,会影响患者抬胳膊,那就尽量取掉了。当然影响程度要患者自己把握,同样的情况不同患者的接受程度不同。
(3)特殊部位:一句话概括就是皮包骨头的地方。钢板在这些部位容易触及。如尺骨鹰嘴的钢板、外踝的钢板等。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插入一个问题,如果要取出钢板(内固定)的话,在骨折后多久为宜呢?
具体取出的时间要看患者断骨什么时候愈合。手术后,一般最快也要三到五个月才能基本康复,这种愈合较好的情况,一般在术后1-2年取出内固定,特殊情况遵医嘱。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过了半年甚至一年,骨头都不到彻底愈合,骨折如果长时间不愈合,钢板很容易断裂,医院复诊。
?可取可不取?
(1)髓内钉:除了正在发育的小孩子(多用于一种与成人不同的弹性髓内钉),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没有出现明显内固定物导致的不适都是可取可不取的。
(2)肌肉丰富部位:如股骨、桡骨远端等部位,肌肉丰富,一般情况下可以可取可不取。
?尽量不取?
(1)时间长:一般钢板在体内超过三年,取得过程中由于由于螺钉和钢板间的吻合关系改变,骨头与螺钉间的黏连容易造成螺钉滑丝,会大大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创伤。
(2)年纪大:高龄患者可以尽量不取。
?一定不要取?
(1)螺钉断裂在骨头里。
(2)体内深部,无法取出。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划个重点:1、钢板、螺钉的材质比较安全,一般不会被腐蚀,但也有可能出现疲劳断裂,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伤肢,定期复诊拍片。2、钢板是否要取出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算要取,一般是在术后一年取。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