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真没想到我腰部的医院给治好了!”
///////////////////
近日,我院骨外、手术麻醉、消化内分泌、血透室等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尿毒症合并骨科疾病患者破解困扰多年的骨科手术难题,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专
家
回
顾
患者杨先生是一名49岁的普通工人,患糖尿病、高血压和腰部疾病多年,现并发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半年前,开始出现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医院住院治疗,均未能有效缓解病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对生活近乎绝望。后医院就诊,经骨外科莫海龙副主任医师接诊,收住院进一步治疗。
难
并发症多
手术难度大
经检查发现杨先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有明显疼痛、无力、不能行走等症状,必须手术方能治愈。但是,患者同时合并尿毒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代谢异常、水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异常,这给手术和麻醉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前鲜有此类手术的报道,如何处理好围手术期尤其是尿毒症患者相关问题,是骨科医生面临的较大挑战。
解
多学科协作
制定周密方案
骨外科迅速与手术麻醉、消化内分泌、血透室等学科专家会诊,多方分析患者病情,讨论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专家会诊意见:控制血糖,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等,术前一天血透一次,检查出凝血功能,达到手术指征即予手术治疗。经过周密的手术前评估及治疗,依托骨外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再结合麻醉科精准麻醉管理,术后继续控制并发症,特别是血液透析,病人是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
喜
医技精湛
预后良好
术前,通过精心的治疗,患者杨先生的血糖、血色素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也得到纠正。血透后凝血功能基本正常。11月4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第4、5腰椎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第5腰椎及第1骶椎左侧半椎板开窗椎管减压神经根管口扩大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继续定期血透,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
11月24日,杨先生病情好转顺利出院。出院前,杨先生对龙潭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他说:“真没想到我腰医院给治好了。如果不是你们,医院求医,还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时间和金钱呢。真的感谢你们!”
这个成功的病例,显示了我院医疗团队过硬医疗技术和多学科密切配合能力,也体现了我院秉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多学科协同一站式服务”的绿色就医路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提升患者满意度。
骨科团队
这个尿毒症患者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水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异常等,都可增大手术风险,影响手术疗效。目前鲜有此类手术的报道,如何处理好尿毒症患者围手术期相关问题,仍是骨科临床面临的较大挑战。该患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已经有神经压迫症状,不能行走,需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泌尿系感染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而引起死亡,因此若病情允许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便于血液透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经正确的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生活是可自理的。我们组织了血透室、麻醉手术室、营养科、骨科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术前纠正血糖,控制血压,监测肾功及电解质,纠正离子紊乱,增加透析次数。纠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保护肝功能,预防和控制感染。术中手术医生操作熟练、细致,内固定植入部位精准,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出血量,精准麻醉管理;术后术后继续控制血压、血糖及规律透析,控制输液量,抗感染,抗血栓,早期活动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这个病人得以顺利出院。
手术麻醉科团队
尿毒症的病人器官功能脆弱,安全范围很窄,代偿能力很低,给麻醉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术前应积极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等不良情况,一般在透析24h内维持体内相对较好的内环境状态下进行麻醉和手术比较安全;我们在使用麻醉药过程中很谨慎,推注速度缓慢,避免吸入甲氧氟烷及用药过量,术中使用麻醉深度监测及肌松监测,术毕准确评估及时停药;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充分的肌松;因患者无尿,液体进得去,出不来,所以术中的输液量要严格控制,确保患者出入量平衡。最终经过术前充分评估和精心麻醉设计,患者平稳苏醒,顺利拔除气管导管。
消化内分泌科团队
尿毒症是各项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又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居第5~9位,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是通过物质交换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然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营养和免疫力较差,对围手术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图文:骨外科宣传科
审核:黄永宝
责任编辑:陈加琪
END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