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腕管综合征minipalm小切口减

手术介绍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受压而形成的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为正中神经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通常于入睡后因手部的烧灼样、麻木样感觉而痛醒不能入睡,通过腕部活动症状可缓解。对于大多数患者,叩击腕部正中神经也可出现Tinel征。腕管松解减压术可治疗该疾病。

腕管松解减压术即切断腕横韧带(腕屈肌支持带)、解除正中神经卡压的手术,是外科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经典方法。进行腕管开放性松解术有许多入路如有限入路的Wilson的“双切口”与Bromley的“小切口”等。小掌侧切口作为技术改良,在多数情况下可以使传统开放技术对软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并能提供足够的显露。无论哪种方法,在腕管松解术前均应显露出所要切除的结构并加以识别,切实保护正中神经,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和掌皮支。本文采用的是mini-Palm切口。

手术适应症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疑有新生物压迫者;

3、骨折脱位有骨块突出于腕管内者;

4、慢性腱鞘炎腱鞘增厚者。

入路主要解剖结构

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屈肌支持带上缘处自正中神经分出,经支持带表面穿出深筋膜,分内外支,接受大鱼际区域皮肤的感觉。

掌腱膜:是呈三角形的腱膜性纤维组织膜,有纵行和横行两层纤维,纵形纤维在浅面,横行纤维在深面。它是由掌长肌腱分散的腱纤维和手掌深筋膜浅层的中部紧密连接而成。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内有指浅、指深屈肌腱各4条,拇长屈肌1条,正中神经1条,共10条;正中神经受压导致腕管综合征。

手术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肢伸出置于小手术桌上。

2、上臂绑止血带,患侧手部至上臂1/2处消毒,铺巾,暴露手术区域。

3、记号笔标出纵形切口,位置位于腕正中线尺偏约5mm(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

4、手术刀沿标记切开皮肤。

5、放置拉钩,暴露皮下组织。

6、切开皮下组织,暴露掌腱膜。

7、双极电凝止血。

8、逐层切开掌腱膜和腕横韧带(临床上掌腱膜和腕横韧带结合致密,不易分开,常一起处理)。

9、暴露正中神经。

10、组织剪远端延长切口(避免损伤掌浅动脉及正中神经),暴露受压后变细的正中神经。

11、放置拉钩扩大手术视野。

12、用组织剪剪腕横韧带至前臂筋膜远端2cm。

13、拉钩拉开切开的软组织,可见腕管内增生的滑膜组织。

14、止血钳夹起增生滑膜,组织剪剪去增生的滑膜组织,彻底松解正中神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15、拉钩往桡侧牵拉,扩大视野,观察正中神经返支是否受损。

16、常规缝合掌腱膜、皮肤,包扎后石膏固定两天。

医学插画by杜二勇

参考文献

1.坎贝尔骨科手术学(12版);主译:王岩;人民军医出版社

2.骨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教材;主编:裴福兴、陈安民;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顾问

吴佶歆,医院手外科主治医师,擅长: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以及后期功能重建治疗;神经卡压相关疾病的治疗;神经、肌腱外伤处理及术后康复。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卫计委课题,参与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课题3项,发表sci文章2篇,国内文章2篇。

本文系“Surgeek柳叶刀客”原创,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