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医院复查的贺中华(化名),得意地向主治医生杨序程秀出了他的左腿,“从一楼到七楼,我是爬楼梯上来的!”
贺中华是湘潭人,今年34岁。在他2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左腿髋关节脱臼。
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贺中华父母带着他在当地赤脚医生那里做了手法复位。
没想到这个赤脚医生是个“半桶水”,手法复位并不到位,贺中华左腿髋关节留下了后遗症,导致左脚比右脚短了5公分。
左脚比右脚短5公分虽然走路一瘸一拐,但因为不痛不痒,贺中华就这么将就着过来了。
年,一次剧烈运动后,贺中华左腿老伤恶化,疼痛难忍,没有好转的迹象。
最后实在熬不住了,医院骨科治疗。
通过查体和拍片,杨序程医生发现,贺中华的左髋关节高位脱位,髋臼、股骨侧畸形十分明显,且股骨头已经坏死,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而且与其他同类病人不同的是,贺中华左腿还短了5公分。
术前X光片能不能通过一次手术,既能实现髋关节置换,又能将贺中华的左腿延长到和右腿一样,使其术后恢复正常步态呢?
医院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肢体延长手术,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将复杂全髋置换手术和肢体延长同时完成,这就需要手术医生事先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非常娴熟的手术技巧。
得知自己可以通过一次手术,实现全髋关节置换和肢体延长后,贺中华简直高兴坏了。
手术当中,杨序程医生发现其髋关节手术存在几大难点:
一、骨骼畸形,无论是髋臼还是股骨,都存在骨骼小、骨量少、角度异常的问题;
二、软组织挛缩明显,患者髋周的肌肉萎缩、纤维化,瘢痕明显,软组织弹性很差,张立大;
三、恢复长度时若不选择股骨短缩截骨,因为软组织弹性差,髋关节难以复位,若选择短缩截骨,则下肢长度难以恢复到与右腿等长。
为了让患者有最佳的疗效与步态,杨序程医生选择了难度最大的不短缩截骨,通过详细的术前设计及精湛的手术技巧,手术当中这几大难题被一一克服。
年3月,贺中华医院成功接受手术。
术后X光片术后,贺中华下肢长度已经恢复到与右侧相等,虽然如医生术前所说,术后患肢因为延长导致过紧,还在一定期限内会有疼痛和麻木,软组织的延长需要一个过程。
贺中华充满了信心,坚持不懈的锻炼。
术后三个月,贺中华恢复了自主行走;术后半年,贺中华的双腿基本恢复正常。
术后三个月
手术一年后,贺中医院复查。
杨序程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显示贺中华的恢复情况良好。
术后一年X光片贺中华说,现在他的双脚走上个三、五公里,髋关节完全没有一点异常感觉。
术后一年因为做了肢体延长的手术,目前贺中华感觉肢体仍有发麻,但医生告诉他,这是恢复期的正常反应,不用太过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肢体发麻的感觉会逐渐消失,最终能像正常人那样“不瘸不拐站如松,走路一阵风”。
医院
杨序程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湖南省医学会关节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关节工作委员会秘书。
擅长髋膝关节疾病及畸形的诊疗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