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佛中医"↑医院 近日,医院骨病专科(骨十四科)再创佳绩,成功运用骨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精准引导治疗骨样骨瘤。本次手术是我院运用微创技术治疗骨肿瘤的又一例证,新技术的顺利开展,使骨病专科的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广大骨肿瘤患者带来安全、精准、微创的就医新体验。
精准手术病人术后2天康复出院13岁的少女小杨因“右膝反复疼痛2年”,于近日入住骨十四科,被诊断为“右股骨内髁骨样骨瘤”。科主任劳永锵副主任医师考虑到因肿瘤所在位置附近有较多的神经血管,若采用传统的切开病灶清除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且存在难以在术中完全准确定位瘤巢等问题。
术前CT检查
为此,他带领团队在麻醉科、医疗设备科等部门的全力协助下,开创了本院之先河,在骨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的精准引导下开展了骨样骨瘤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右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两天即康复出院。
术中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
劳永锵主任在术中
术后X光片
骨样骨瘤彻底切除是防复发关键据劳永锵介绍,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好发于8~18岁的年龄段,男女比例为2:1。临床表现为非常局限的疼痛,多发生于夜间或休息时,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剧痛,并可使关节活动受限。
骨样骨瘤为可自愈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少部分症状轻微者可对症保守治疗,但绝大多数因症状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准确定位,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及周围的反应性硬化骨,最大限度地防止复发。
因骨样骨瘤的病灶范围较小,且常在骨内生长,手术常易合并病灶部位骨折、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风险,手术医生既要减少创伤,又要准确定位并完全清除病灶,往往面对两难选择。
手术机器人最新微创技术领先同行现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微创技术相比之前该科开展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既能精准定位病灶,有效降低骨折、感染等风险,而且可实现直视下刮除瘤巢,并能配合运用其他辅助手段灭活瘤巢,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治疗效果。
资料图片:在骨盆模型上试用机器人系统
骨科手术机器人宣传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劳永锵表示,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治疗骨样骨瘤是一项最新的微创治疗技术,国内还刚刚起步,该科已走在同行的前列,“希望新技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安全的治疗效果。”
据悉,这台名叫“天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开展脊柱全节段、骨盆髋臼及四肢骨折手术的先进治疗系统,手术定位的精确度达到0.8毫米,可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软组织创伤等优势。医院为华南地区首家应用第三代最新“天玑”医院。此前该智能机器人已在骨关节科、创伤骨科以及小儿骨科等多个专业开展创新性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这次在骨科专科中的成功应用,更进一步拓宽了其临床应用前景。
(潘海文/图文)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关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内容:
精准高效新突破!佛中医完成华南首例机器人辅助骨折固定术智能机器人助力小儿骨科手术,解除病痛快、准、精!劳永锵教授带领其团队查房(资料图片)
骨病专科(骨十四科)简介
医院骨病专科(骨十四科)年正式独立建科,现开放病床48张。科室成员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形成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诊疗中心。
科室成立至今,积极引入国内外骨病、骨肿瘤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诊治水平国内先进。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折不愈合、骨不连及骨缺损、急、慢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等获得良好疗效。特别开展了髋部肿瘤切除及重建、恶性骨肿瘤保肢术、髋、膝部巨大肿瘤切除人工肿瘤假体置换重建等高难度手术,其中创新性开展微创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小儿骨囊肿骨缺损取得良好疗效,明显降低小儿骨囊肿复发率。
劳永锵教授(中)
专家简介:劳永锵
骨病专科(骨十四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系,副主任中医医师,长期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骨伤科临床经验,专注骨病诊疗,擅长各种良性骨肿瘤手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治疗及骨转移癌的常见病治疗,手术如:人工膝、髋、肩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术等。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肿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肿瘤学组成员,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开诊时间:周三下午
开诊地点:1号楼骨伤科门诊18室
亲,觉得文章实用请别忘了转发和点赞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