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2岁女生查出癌症,爸妈ldquo

白癜风初期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210/6858103.html
麻醉药效消失后,晓蕊(化名)从一个长长的睡梦中醒来。过去的几小时里,浙大二院大肠外科的专家团队用一种全新的术式为她切除了结肠癌病灶,但她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阑尾手术。今年6月,年仅22岁的浙江女生晓蕊肠镜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爱女心切的父母担心她承受不了打击,对她隐瞒了病情,并“骗”她做了手术。浙大二院副院长、大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丁克峰教授告诉钱报记者,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年龄是58~60岁,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像晓蕊这样的年轻病人并非个例。腹痛一年发现结肠癌这个小线索被忽略了晓蕊是省内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原计划今年毕业参加工作,却在忙碌的毕业季意外查出了结肠癌。近一年来,她经常腹胀腹痛,但吃点药就能缓解,医院看看。临近毕业季时,她的腹痛明显加剧,吃药也没用,每天大便的次数从规律的1次变成3、4次,腹泻严重。父母得知后,医院做了一个无痛肠镜。但结果出来后,他们偷偷藏起了检查报告,没有让女儿看到上面刺眼的诊断:右半结肠低分化腺癌。女儿年纪轻轻,生活规律,不抽烟不喝酒,连外卖都很少吃,为什么会得结肠癌?父母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四处打听,最后找到了浙大二院丁克峰教授团队。父母连哄带骗把晓蕊带到杭州,告诉她要做一个小小的阑尾手术,大医院技术好恢复快一些。在浙大二院,医生为她做了基因测序,找到了结肠癌低分化的帮凶——BRAF基因突变。丁克峰教授表示,约10-15%的结肠癌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其中低分化腺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更高一点。除了特殊基因突变导致肠癌的病因外,现代人高热量的饮食结构、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不重视体检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了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团队又仔细研究了晓蕊的病史,发现她除了长达一年的腹痛,还有一个小细节也透露了结肠癌的端倪:她的血红蛋白只有97g/L,低于正常的~g/L,存在轻度贫血。大部分右半结肠癌患者都会出现贫血症状或者贫血倾向。丁克峰教授提醒,一般来说,直肠癌会出现便血等明显的症状,而结肠癌的症状更加隐蔽,确诊时往往分期较晚。如果出现长期腹痛腹泻、贫血等症状,医院排查。“周末加班,一天内发现4例直肠癌!”去年浙江有人被结直肠癌夺去生命浙大二院为滨江区近人做了胃肠镜,发现肠癌33例,结肠息肉达7成“上周末内镜中心加班工作,一天内发现4例直肠癌!”最近,浙大二院大肠外科一名医生发了一条朋友圈,提醒身边的亲友重视结直肠癌筛查。“肠癌的死亡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生存率很高,晚期迅速下降。因此,早诊早治对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尤为关键。”大肠外科副主任徐栋主任医师说。再次提醒!这项体检很重要,这6类是高危人群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大二院大肠外科的奠基人郑树教授就在浙江海宁、嘉善主持开展了大肠癌的早期筛查工作,并提出了中国的《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现在,丁克峰教授又牵头编撰了我国首部《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共识》建议,我国40~74岁的一般人群,应每5-10年行结肠镜检查。若抗拒结肠镜检查,可先行《结直肠癌风险量化问卷》调查、粪便隐血及粪便多靶点DNA等检测,其中任一阳性者强烈推荐行结肠镜检查。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列为高危人群: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二、本人有癌症史三、本人有肠道息肉史四、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1、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2、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3、黏液血便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而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则推荐接受合理范围内较频繁的肠镜检查。

文字整理

五味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精彩导读

天一冷膝盖就疼?国医堂骨科医生教你这样练,缓解疼痛,疏通经络!

刚刚!福州发布重要通告!

推荐指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