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10月29日上午,河南省足踝专家第次会诊在医院专家会诊室举行。医院创伤首席专家王天旭、足踝外科主任王翔宇、骨病研究室副主任张林锋、放射科专家刘备军及足踝专家杨树东、徐俊峰、贾光辉等参加现场会诊,全国多位知名足踝专家参与了网络讨论。王翔宇主任主持了本次会诊。
当天有这样一位患者给会诊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某,今年50岁,1年前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导致足踝部骨折,医院行的手术治疗,术后发生了感染,切口不愈合,又取出了钢板,做了皮瓣转移手术,前前后后做了三次手术,结果现在出现了足踝内翻畸形,走路疼痛。
张某本次参加会诊的目的就是希望纠正足踝内翻畸形减轻疼痛专家们听完张某的就医经过后,仔细对其带来的厚厚一摞影像资料进行阅片。
从张某的手术前的X线片可以判断为左内外踝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但术后的X线及CT显示当地医生选择的固定方式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体现在:简单的内外踝骨折选择了较大的内固定物,距骨骨折固定不牢固,出现了断端硬化、不愈合,跟骨骨折未处理,内侧结节出现了较大的骨突。
专家们认为,手术部位多导致手术时间长,内固定物选择不合理,容积大,影响切口愈合,这均增加了感染几率。感染后又影响骨折愈合,导致距骨不愈合,发生内侧塌陷,出现内翻畸形。跟骨骨折结节未处理,畸形愈合,行走时磨损皮肤。
这一系列结果导致张某多个关节出现关节炎,唯一处理办法就是行多关节融合,但局部的皮瓣及贴骨瘢痕又影响切口的选择,手术非常具有挑战性。
针对张某的病情,王翔宇主任总结到,任何手术在进行之前,一定要仔细的阅片,对骨折类型、手术切口、内固定选择要仔细思考,一点小的失误可能将导致患者留下终身残疾。
足踝外科文尚林摄影李琦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