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做手术,你放心吗中国新闻周刊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文/牛荷

图/图虫创意

骨科手术机器人热度持续升温,市场如火如荼。

6月底,又一新型骨科手术机器人——美敦力公司的最新MAZORX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今年3月份,美国史赛克公司的骨科手术机器人Mako在国内获批全膝关节置换适应症,而早在年其全髋关节置换适应症就在国内上市。

除了MAZORX、Mako以外,这个领域也不乏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身影,比如,微创医疗的“鸿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又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天智航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等。

不过,由于价格昂贵,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是部医院才有能力引进。整体而言,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我国医疗领域的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李子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影响手术机器人价格的因素很多,比如厂家定价、同类产品竞争、机器本身的研发投入和专利成本等。“目前手术机器人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价格门槛过高。”

多了“手”和“眼”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和计算机导航系统三部分组成,应用于脊柱、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假体置换和修复手术。据了解,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是根据术前影像学数据制定手术计划,由医生确定计划,机械臂辅助医生在术中予以实施。在计算机导航术中定位和追踪系统的帮助下,机械臂比人手定位更加准确稳定,可精确至1毫米以下,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对于骨科疾病患者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国内骨科手术多采用传统的“徒手操作”模式,手术效果过于依赖主刀医生的经验,大切口和高辐射量都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李子剑说,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参与的手术中所用到的导航技术和机械臂,相当于多了“一只眼”和“一双手”,可以精准判断病人解剖结构、手术工具、假体之间的三维立体关系。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这比传统上医生通过眼睛或经验来直观判断更客观,更准确。

在他看来,单从技术层面来讲,手术机器人的精确度在毫米以下,术中有追踪装置和机械臂,不光术前能三维规划安放假体的理想位置,术中还能准确进行安放。而传统手术是二维的,很难达到这种精确度和稳定性,这属于技术的迭代。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认为,手术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仍然较为复杂,整个过程仍需要医生的参与和辅助,与传统手术相比不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术中并发症、手术转换率和长期结果方面,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数据未显出优势或尚有待观察。

李子剑认为,手术机器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帮助医生和病人,在整个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肯定会考虑到这些风险的控制,在精准度、安全性、稳定性方面一定要达到或超过临床需求。

现在普遍的担心可能是,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如果延长了手术时间,会增加伤口的“暴露时间”,从而有可能引发增加出血、增大伤口感染的风险。李子剑说,就目前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来看,并未发现有这类问题。随着今后技术的更新迭代,在保证精准度的前提下,手术操作会更方便,更快速。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zx/10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