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我市成功实施骨科手术机器人5G

今年1月,医院在全省率先引进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并开始临床应用,让嘉兴患者率先享受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红利。

今年6月初,工信部颁发首批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5G时代。

当5G与医疗结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上午(27日),医院院长田伟在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医院医院同时连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

北京专家远程操控骨科机器人顺利完成手术

上周,58岁的吴女士驾驶电瓶车行驶在路上时,因为雨天路滑,不幸摔了一跤,造成她腰椎骨折。吴女士的腰椎需要进行手术才能恢复到原先的功能。然而,传统脊柱手术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这令家人颇为担心。值得庆幸的是,医院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帮吴女士规避这项手术的众多风险。

“传统手术无法精确判断骨折线,如果椎弓根螺钉过长,会导致骨折块前移,椎体反而会裂开,导致手术失败。”医院院长陈刚介绍说,骨科手术机器人由光学跟踪系统、机械臂和主控电脑三部分组成。手术时,医生先进行透视形成手术部位的三维地图,规划好手术路线,然后一边由光学跟踪系统进行导航,准确指示进钉位置,一边由机械臂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精准操作。“骨科手术机器人解决了传统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三大难题,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由机器人手术引导,术中可以精确设计螺钉长度和置入位置,避免手术失败。”

临近手术,又一个好消息传来,依托中国电信5G网络和华为通信技术支持,吴女士的腰椎手术可以得到医院院长、国内骨科专家田伟教授的远程操控。这也会是全球首例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由大专家来操控手术,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吴女士的女儿吴静雯说。

今天上午9点05分,远程手术正式开始。田伟在北京的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根据吴女士的病情,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远程手术规划。接着,在医院手术室的手术机器人机械臂按照手术规划执行操作。

与此同时,医院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在田伟的远程操控下为一位胸椎椎体爆裂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田伟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全程实时指导嘉兴、烟台医生进行手术。上午10点45分,医院医院两地的手术均圆满成功。

5G为骨科机器人插上智慧之翼

此次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开展多中心的远程实时骨科机器人手术,创新性的将骨科手术及AI人工智能和5G技术相结合,同时开展“一对多实时手术”模式,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及智慧医疗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田伟教授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手术不同于过去远程视频会诊指导手术和远程手术规划,而是通过5G通信技术,从‘遥规划’成为‘遥操作’,真正实现了远程操控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时手术。”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手术期间信号传输流畅,没有因为上千公里的距离,出现信号卡顿、处理不及时、反馈迟钝等不良事件。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副总经理徐一鸣介绍说:“此次手术是5G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运用的一次重要探索,5G网络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典型特征在此次远程手术领域得以充分展现。”

据了解,去年底,“医院田伟教授嘉兴工作站”落户医院,同时该院引进浙江省首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骨科正式迈入了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手术新时代。从1月5日至今天,该院成功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在脊柱疾病、运动与关节、创伤手术领域开展了80台手术,让嘉兴市患者率先享受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红利。如今,通过5G技术快速传输高清4K画面,实时稳定传输手术机器人远程控制信号,使远程机器人手术得以实际应用,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均质化都有重要意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

从北京到嘉兴,5G技术实现两院零距离合作,最权威的骨科专家与最领先的网络技术强强联合,必将为禾城百姓带来智慧医疗红利,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

南湖晚报

via.南湖晚报记者施兰实习生梁子欣通讯员高硕旻

医院提供

本期新媒体编辑陶佳斌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

每个嘉兴人都在看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zx/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