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棵大树,那骨骼就是树干。骨骼不仅支撑人体、保护内脏,让人能够行走、奔跑,而且还是代谢和造血的重要器官。有句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道出了人们对骨科的重视。 医院骨科是粤东地区骨科领域的一面旗帜,现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成立于年的医院骨科,是由我市著名骨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蔡植英主任医师一手创建,经过40多年的努力,其规模及技术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年分为关节外科与脊柱外科两个专业方向,亚专科更细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骨肿瘤科、小儿骨科等。近20年来,该科在粤东开展的大骨科首例手术就有30余种,难度居省内领先水平,部分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帅强将精,吸引大量患者前来就医
内行的人都知道,能入选省医学会副主委以上的专家都是医学界的顶尖高手,这些专家很多都聚医院,地级市的医生能入选更是寥寥无几。在汕头医院,外七科(脊柱外科)和外八科(关节外科)分别由骨科专家林本丹与钟志刚担任学科带头人,而最让同行和患者 帅强,还要将精。除了两个学科带头人以外,还建立以“四大金刚”为首的技术队伍。“四大金刚”分别是:邱雪立,主任医师,骨外科专家,汕头大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汕头市骨科分会委员,在髋膝关节置换、严重复杂性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附近骨折)的手术治疗有较深的造诣;胡奕山,副主任医师,骨外科专家,现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成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每年主刀完成手术余例,其中包括高难度的骨科手术,如°以上严重脊柱侧凸矫治手术、上颈肿瘤切除与稳定性重建手术、多节段脊柱结核的前后路手术、人工关节翻修术等;周来喜,主任医师,骨外科专家,现任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汕头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擅长骨关节疾病和创伤的诊治,专长为关节置换手术;张育锋,副主任医师,骨外科专家,现任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广东省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创伤医学分会委员、关节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擅长四肢严重复杂骨折手术治疗,尤其在高难度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是粤东地区目前完成髋臼骨折手术例数最多的医生。帅强将精,吸引了大量患者前来就医。
技术团队,紧跟国内外新技术
多年来,医院骨科一直不断壮大技术团队,现在脊柱、关节、骨科创伤及运动医学等四大领域全面开花结果。“上颈椎畸形前后路手术,下颈椎前后路手术,脊柱侧突、后突畸形及先天畸形矫正术,骶骨巨大肿瘤切除重建术,严重畸形的膝、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三四期的先天髋脱位的人工关节置换,各种严重缺损的髋膝关节翻修术,关节镜下的前后韧带重建术,肩髋踝关节镜下手术,严重髋臼骨折的手术,严重近关节损伤的修复重建,严重小儿先天髋脱位的截骨手术等,这些都是骨外科历年来在粤东地区首次率先开展的高难度大手术,”骨外科专家向记者表示,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医护人员紧跟国内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派出医医院进修;同时聘请高水平的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手术演示,举办各种学习讲座进行交流学习。 在科研方面,医院骨科近10年来共主持承担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4项,汕头市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余篇。该科对亚专科的研究也很深入,如科里有博士生专门负责对骨肿瘤方向的专题研究,尤其对骨巨细胞瘤的研究,近期还有SCI论文在国际著名的《国际肿瘤杂志》上发表。 另外,骨科拥有的先进设备也让医生能高水平发挥,目前已拥有进口的3D手术C型壁X光机(术中可3D成像)、骨科导航系统、进口高端动力系统、高端关节镜设备(膝、肩、踝、髋关节镜设备)、高端骨科专用手术床、微创脊柱手术操作牵开显露系统及手术器械、微创椎间孔镜及椎间盘镜设备等等。
亚专科,全面开花各有特色
脊柱外科:0年以来,骨科在脊柱外科领域已率先在粤东开展高难度高风险手术10多种,9年3月完成粤东首例计算机系统辅助后路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应用微创技术成功医治多位退行性或创伤性脊柱病变患者,避免严重的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另外,在微创脊柱外科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年在粤东应用脊椎微创(QUADRANT)系统,并率先开展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年开展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局麻下椎体成形术(PVP)、后凸成形术(PKP),技术成熟,PVP/PKP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得到广大患者认可。尤其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医院医院合作开展各种截骨术+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术,自主完成多例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术,全椎弓根钉技术脊柱侧弯矫正术完成多例,矫正率90%。同时,率先在潮汕地区开展中华慈善总会“威高爱心工程”,为广大贫困脊柱侧弯患者免除高额内固定材料费用,目前已完成多例脊柱侧弯患者矫治手术治疗,使更多的贫困脊柱侧弯患者得到救治,拥有健康的人生。 关节外科:每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达例左右,关节置换总数超过0例,已成为关节外科的成熟手术,膝、髋置换术后3至5天,均能下地部分负重行走。术后快速康复,恢复功能良好。在治疗严重复杂畸形的髋膝关节置换方面尤其是严重的膝内翻,膝外翻及屈曲畸形,髋缺损,严重的类风湿和骨性髋膝关节炎,高脱位的先天髋等的关节置换术在粤东处于领先地位,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髋膝人工关节翻修术,尤其对于严重骨缺损的翻修手术,部分技术已达到省内和国内先进水平。随着新设备的购置和新技术的引进,关节外科已从传统的大切口大暴露转向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往需长切口的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经过特殊器械的暴露和操作,现已能在小切口下完成,且术中不输血。大量的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第二天就能下地负重,术后7天可出院,大大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有大量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复杂高难度的髋、膝关节畸形患者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高超的手术技巧结合康复医师指导术后康复锻炼,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病痛恢复了肢体功能,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运动医学科(关节镜外科):充分体现微创关节镜下技术,汕头医院骨科在年最早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关节镜手术,每年开展关节镜手术约例。现膝关节镜手术已相当成熟,能在镜下微创进行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修复重建手术、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的修复与成型手术;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手术;同时也是粤东地区最早开展肩、踝关节镜手术的科室,对于肩、踝关节疼痛、撞击等疾病在镜下进行探查与修复,取得满意效果。越来越多病人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避免以往需要大切口才能进行的手术,达到微创及恢复和康复快的要求。 创伤骨折:每年救治各种四肢关节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各类手术0例左右。在粤东地区最先应用正规AO技术进行骨关节内固定重建,也最先开展交锁髓内钉手术。最早引进应用锁定钢板及Liss钢板,应用微创技术,用于治疗近关节复杂骨折的手术,疗效不断提高。通过微创和新的内固定技术治疗的各种骨关节损伤术后愈合率达98%,关节功能恢复平均达正常95%左右。目前已成为粤东地区骨关节创伤的救治中心,和潮南区、医院合医院开展创伤外科手术,医院医生,为解除当地老百姓病痛做出很大贡献。现收治的创伤病人不但来自粤东各地,而且也来自汕尾、惠阳、福建等临近省市。近年来更趋向于“微创”手术技术,小切口及C臂下定位完成了大量的骨折复位内固定,使病人疗效大大提高。围绕创伤骨科的临床问题,骨外科已完成了四项有关基础、生物力学及临床等科研课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记者陈敏文/摄)
学科带头人: 林本丹,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委。现任汕头医院副院长,骨科研究所所长、汕头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汕头市优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曾在中山医科大、湖北医科大、医院进修,2年起到德国、澳大利亚、医院进行短期访问学习。年起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关节、脊柱领域高难度、高风险手术项目共18项,其中有12项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擅长业高难度脊柱、关节和创伤手术。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钟志刚,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分会副主委。现任汕头医院纪委书记,骨科研究所副所长,汕头市优秀拔尖人才。年毕业于汕大医学院,年在湖北医科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曾在瑞士洛桑骨科中心、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在粤东率先开展各种复杂髋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术,各种关节镜手术,及各种复杂骨折,脊柱和骨肿瘤手术,在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多次参加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地举行的学术会议。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曾获广东省及汕头市科技进步奖七项次,曾被评为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汕头市十佳科技带头人。
摘自:《汕头日报》年11月27日八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