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7日晚进行的中超联赛第17轮上海绿地申花vs上海上港的比赛中,申花球员登巴巴在一次拼抢中遭遇重伤,后被诊断为左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今日(7月22日)上午9时许,医院骨科为主的中方医疗团队与医院的奥利维耶·布朗杰医师在医院对登巴巴采用髓内钉固定的方法进行了手术,历时3小时15分,手术顺利完成。
本次手术的顺医院骨科团队、法国医师的精湛技艺密不可分,更离不开所有医护人员的在术前、术中的共同努力,那么从登巴巴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如何相互配合使得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又有哪些职业素养值得我们学习?
1伤后及时处理登巴巴受伤当晚,医院夏军、陈文钧教授连医院,参与到登巴巴的诊断和治疗中,医院骨科主任陈舰共同完成了麻醉下的手法复位。
不久后,由医院副院长马昕牵头,医院骨科副主任夏军教授为队长,医院骨科副教授陈医院骨科陈舰主任等精兵强将立即组成了中方医疗团队。
考虑到登巴巴本人的意愿,先对其患肢进行消肿镇痛处理,等待他的法国医生抵沪后共同商议手术方案。登巴巴本人也对上述安排表示满意。伤后的及时复位与消肿镇痛处理为登巴巴延迟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术前紧急预案经过紧张的联系和沟通后,7月21日,登巴巴的私人法国医师奥利维耶·布朗杰抵达上海并直医院,与登巴巴再次进行沟通,让登巴巴宽心。在与中方沟通后决定将登巴巴的手术安排在7月22日上午进行。
在医院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医院骨科副主任夏军教授透露,医院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与登巴巴见面并商讨了手术的细节,医疗团队成员们先向登巴巴介绍了整个手术的大致过程。另外,他们还去手术室查看了手术的所有设备,包括内固定器械和手术床等等,并检查相关的消毒工作。术前紧急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使得手术顺利进行。
3术中高效配合7月22日上午9时许,在经过麻醉、就位、消毒、固定等术前准备工作后,登巴巴的手术正式开始。手术由五位医生参加:医院骨科副主任夏军、医院北院骨科主任陈文钧、医院骨科主任陈舰、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缪佳庆以及法国医师奥利维耶?布朗杰。除此之外,华山骨科技师王凌也为术中透视提供了技术保障。
据悉,手术在各方努力下圆满完成,登巴巴将会继续接受消肿镇痛以及预防感染等治疗,并根据恢复情况择日开始康复锻炼。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一起祝福登巴巴早日重返球场,虹口足球场上再次响起那熟悉的喊声:“进球的队员是9号登巴巴……”
更多胫腓骨骨折的相关课程尽在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