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味深长味知乡愁食家最挂念的家乡味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然并软,谁说前路无知己,牧童遥指杏花春。

这首诗的作者并不是一个思想家道德家一类的,只是个离家13年的来蓉务工人员。其实真的现在每次过年回家后活动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少了。以前一定要组几个8人的星际局,现在大家都lol了,以前一定要打几次“炸弹”,现在都打麻将了,以前要回母校看看学妹,现在学校都不在了。。。就连现在说江西话别人也觉得变味了,唯一没有改变的只有桥底下的那碗炒粉和清汤,似乎只有她在等我每次回来,好像只有味是最不变的乡愁,她在那头,我也想去那头。

终于又过年了,像尖哥这种耍了朋友的当然高高兴兴的带着婆娘回去问弟弟学习好不好了,但是像罗琴这种没租到男朋友的怕只有天天约朋友去吃米粉油干杨鸭子啥子的不敢回家吃团年饭了!下面就找来几位成都的著名吃货,看看她们胃里面的乡愁是什么?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攀枝花,03年上大学就离开了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盐边羊肉米线,米线要够粗(我们叫肉米线),佐料要够猛,新鲜的豆瓣酱、辣椒酱、小香葱、芫荽、干花椒面、干辣椒面,你能吃多重放多重,一天24小时熬着的羊骨汤,羊肉羊杂都在一锅煮熟,羊肉必须带皮,羊肠必须有油,无论我醒来时是清晨还是晌午,吸溜一大口,头顶立马冒汗,精神为之一震,这份激爽起码能维持我的战斗力4-6小时。

盐边羊肉米线在攀枝花不亚于成都龙抄手钟水饺的江湖地位,但谁也没有在家自己做的规矩,因为你永远出不来那个街边味儿,务必大锅大灶猛火咕嘟嘟不停才有那番文字形容不出的醇厚,最好还能是柴火灶,火苗舔着锅沿,吃的就是这老派烟火气。

读初中那时候喜欢女孩子,不敢牵手进不起电影院,最好也最婉转的方式就是请她吃碗羊肉米线,当然还得配瓶橘子汽水,味道重之后好让女孩子清清口气。学生家的心思单纯透明,女孩子若是答应你吃了三次以上,那说明她对你也有好感,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攻势了。(下一步攻势是啥子呢?尖哥)所以说在我们那,写情书都不如三碗羊肉米线有效,这叫“三碗不过岗”。就如同我之前发过一条朋友圈:“有人爱上攀枝花是因为某个人,有人是因为这碗米线。”现在我也会带喜欢的人去吃盐边羊肉米线,看她吃得惊喜又投入的样子,就是那种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感觉,除了最后喊老板埋单时会小小感叹一下:妈的,现在一碗羊肉米线都这么贵了。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医院旁边有一家不错的,名字就叫盐边米线。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湖南人,离家7年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爸爸做的那道孜然铁板牛肉。浓浓的孜然香味充满着整个房间,刚端上桌的牛肉还在铁板上滋滋作响,不一会儿就只剩一块铁板不见牛肉了,可是我连铁板上的残渣都恨不得刮下来拌着米饭吃掉。

在成都想吃了就自己弄,或者把老爸请到成都来。(居然不是小炒肉或者臭豆腐一类的,吃的奇怪)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成都湘菜馆:老高私家菜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我老家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朝阳镇,一个13万人口的小县城。要说离家,还真是够久远,年我就离开家乡去省城长春上初中。高中在家乡高中度满三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春示范学院(真实够了)。毕业后,直接从吉林来到四川。如此算来,本人今年32岁,在成都呆了十年,在长春呆了7年。在老家在呆了32-17=15(年)。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这定义太大了,我们还是给它的俗点的名字——记忆中的味道吧。因为地域的原因,东北菜的确不如川菜精致且繁多,但依然有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名菜——锅包肉。虽然很多人都觉得锅包肉就是糖醋里脊,但对于我们这些资深锅包肉狂热粉丝来说:锅包肉和糖醋里脊就好像成都人和重庆人。听起来差不多,实则千差万别。糖醋里脊,用猪里脊沾蛋清淀粉和成的面浆下锅炸熟,再加番茄酱就是了。正宗锅包肉的做法要复杂的多。步骤大概为:猪里脊肉切薄片,沾上蛋清和淀粉和成的面浆,然后,要下锅炸到稍微变色捞出,略微冷却后再下锅炸至金黄色。为何炸两遍?为的是让整块肉真正对得起外酥里嫩这个形容词。酱汁必须自己调制老抽、白醋、白糖、葱姜蒜,下锅爆香后将肉块倒入锅中,猛火颠勺,几下就装盘。这才是最无敌的锅包肉。

以现在的收入来说,吃盘锅包肉并非难事(你现在挺有钱的),但倒退20年,那可是数着盼着过年过节,好吃上一会儿。小学时,我妈长出差,三餐都是我爸做,虽然我一直觉得他对烹饪还是有点天分,无奈手术后手脚不够灵便,自然作出的菜就差强人意。某天中午我回家吃饭,面对两盘毛菜(俏荤)实在提不起胃口,吃着吃着便和我爸吵了起来。正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而处于叛逆期的少年,说起话来更是气死老子。后来我俩都不说话了,冷场了一分钟后,我爸从碗柜里,拿出一盘做的极为难看的锅包肉,原来还想跟我个萨普瑞丝啊!这下到弄的我说不上话了,他问到:”这个爱吃不?表情上依然倔强,但实则我已感受到,他在变相的讨好我了。

如今想起这盘其貌不扬的锅包肉,我脑中浮现出的是我爸在用既不灵活的右手扶着肉,左手拿着菜刀尽可能的把肉片的薄一点,下锅炸肉的时候,用左手将肉片顺着下锅,再慌慌张张的用漏勺将炸好的肉片捞出来,做好之后,他微笑着把菜藏起来,想着儿子回来了给他惊喜,没想等来的却是儿子的不屑和争吵。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在成都想吃锅包肉,首选西南民院本部侧门的大东北餐厅,环境不行,服务不行,老板长的也不行。但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价格也是家乡的价格(特便宜,人均30)。除了锅包肉、酸菜炖大骨头、血肠、地三鲜、干豆腐拌黄瓜啥都有。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甘肃张掖人离家8年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记忆中就是西北烤羊肉串

因为之前高中上学每晚11点下自习都很饿,县城很小(那的去铁岭转转),就会骑着自行车去吃点烤肉。那时候还不敢喝酒,还不知道羊肉串陪着啤酒绝对能登上人生巅峰。那时候吃串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也很饿…

成都现在的羊肉串做的很火,但是始终没能吃到家乡那种感觉。成都的羊肉串肉坨坨太大,其实吃不了两串就打闷了。甘肃的羊肉串切小块,就没那么闷。而且味道特别……特别…………(到底特别什么?)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前几天去寻真私房菜吃饭,他们的老板请了一个来自嘉峪关的烤肉师傅…之前还不知道。但是吃了端上来的羊肉串,我就知道这一定是家乡的味道。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资中人,离家有22年了。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在我的记忆里,乡愁是妈妈做的香碗(也称镶碗),那是记忆当中最美味的食物。四川农村,凡是有红白喜事,香碗都是桌上最珍贵最抢眼的一道菜。

香碗的制作繁琐费时,一般只有经验丰富的乡厨才会做。不过,每年春节前,妈妈都会做香碗,一次做上十多份,从大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九吃叔叔果然是过来人)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成都不少以乡土菜为主题的馆子,也有香碗这道菜,但说实在的,和农村田席或妈妈做的比,简直不是一个量级的,图有其形,味道差十万八千里。

你是哪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乐山人。到成都11年了。

在你的味觉里,乡愁是什么?

不算乡愁吧,因为基本每个月都要回去2、3次。

现在的成乐动车很方便。

要说乐山的美食,90%的成都人都是认同的,向往的。

所以你在超市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苏稽米花糖;

在小店里吃到跷脚牛肉、麻辣烫、蛋烘糕;

或者你朋友们隔三差五去到乐山吃到胃疼,然后给你带回来的纪六嬢卤鸭子。

但是最让我想念的还是乐山的蔬菜,嫩得出水的豌豆尖、刚刚冒出头的青油菜、还有细细的本地甘蔗。田野里郁郁葱葱一片,即摘即食,美妙。(胖了是吃的清淡些)

在成都哪里能吃到?

对了,本博主也是爱吃豌豆尖的主儿,上次和他去吃王妈热卤,这虾子豌豆尖都吃了十二盘,两大两百块。(这是实话,我对成都最爱的蔬菜就是豌豆尖,听说当年lcc亲自打飞的给北京的大哥送豌豆尖)

看舌尖上的中国,大家都说拍的不是美食,是故事,是情感。人和食物的关系是文化经济的综合表现,鱼米之乡自古富饶,所以甜鲜滋润,云贵川地区交通不便,重体力劳动者多,所以一直麻辣味重,而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同样带来了食物的交流,我经常开玩笑的说,沙县人最好了,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玩笑归玩笑,对于家乡的思念真的很多时候是来自哪个味道,是初恋考去其他大学的酸,是奶奶给你压岁钱的甜,是小时候翻墙被妈妈打的苦,是老师批评你的时候脸上的辣。这些酸甜苦辣组成了你吃过无数次转角的春卷,学校隔壁的臭豆腐,菜市场背后的跷脚牛肉,或者是村口的肠旺粉。把这个发给你儿时的伙伴约一次回忆吧,或者告诉我你的乡愁是什么味道的?

+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名医送白癜风患者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