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节镜手术已成为骨科的常规手术,不仅用于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也用于肩、腕、髋、甚至脊柱、颞颌关节手术。与传统的切开手术相比,关节镜具有微创和视野清晰的优点。慢性肩关节疼痛是继慢性头痛、腰腿痛之后居第3位的慢性疼痛,其病因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肩关节盂唇损伤等许多疾病。肩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给慢性肩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年4月~年6月,作者对12例患有肩关节疾病行肩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后的患者,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年4月~年6月,本科共进行肩关节镜手术12肩,病人均为女性;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58岁。肩峰成形术11例,冈上肌钙化病灶清除术4例,冻结肩松解扩张术4例,肩袖损伤缝合铆钉修补术5例,肩关节游离体1例。住院天数6~8d,平均7.2d。
1.2结果
12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最长随访20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UCLA[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标准,该标准根据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的角度、肌力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进行评分,最高分为35分,优34~35分,良28~33分,中21~27分,差≤20分。患者术前平均评分为(13.4±1.5),术后最近一次随访时为(31.4±1.4),手术前后进行t检验,有明显差异(P<0.)。优7肩,良3肩,中1肩,差1肩,优良率为83.33%。
2护理
2.1术前护理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肩关节镜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病人担心全身麻醉风险,术后出血、疼痛、切口裂开等顾虑,护理时及时给予关怀及讲解。根据病人的不同疾病,宣教术后功能锻炼知识,为术后能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打好基础。为此作者特地制作了肩关节镜手术手册,供病人阅读,内容包括手术麻醉方式,常见的肩关节疾病的科普知识,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演示了其中有关锻炼的内容。
2.2术后护理
2.2.1给予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肩肿胀、患肢末梢等情况,警惕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
2.2.2术后24h内肩关节周围冰敷,有助于减少疼痛、出血及减轻肿胀。
2.2.3术后无肩袖修补者用腕颈带悬吊,肘与胸之间放置一软枕,关节保持轻度外展位。有肩袖修补者给予肩关节外展支架固定于外展60°。
2.4术后镇痛。常规给予口服止痛药,必要时可给予镇痛针,有条件的患者可在肩峰下间隙内放置镇痛泵。术后2d拔除,拔除前通过镇痛泵向肩峰下间隙内注射利多卡因,使病人处于无痛状态,能及早时行功能锻炼。
2.5术后个体化的锻炼。(1)对于肩袖无明显撕裂者,手术当天麻醉恢复后,协助病人起床,被动朝各个方向活动患侧肩关节。其目的是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减轻肿胀,活动关节。(2)术后第1d。被动活动患侧肩关节,指导病人做患肢摆动练习(向前探身,上肢放松悬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在锻炼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病人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不适感,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增加臂力棒练习,包括前屈(保持背部平直,双手握臂力棒,同肩部宽度。从髋部位置开始,双臂伸直尽可能高的举起,坚持15s,然后回到开始姿势)、内/外旋(横躺在地板上保持背部平直,双手握臂力棒,同肩部宽度,在肘关节高度,尽可能地左右旋转,并坚持15s)。其目的是防止肩关节粘连,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3)术后第2d,让病人主动朝各个方向移动患肢,向前伸,高举过头顶,向外伸展绕过身体绕到背上,在每个方向都尽可能伸展患肢。监督病人正确做摆动练习、臂力棒练习。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增加滑轮练习,即双臂抓绕过滑轮的绳索,交替上举患肢和另一上肢,患肢尽量上举,上举时尽可能的放松。患肩不要高于耳朵。(4)术后第3d及出院后,继续以上练习。肩关节的外展和前屈控制在90°以内,术后1周逐渐加大主动锻炼的范围,至第4周,肩关节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开始行对抗肌力锻炼。肩袖完全破裂者于术后3周起进行主动锻炼,并逐渐增加力量锻炼。出院时应告知病人功能锻炼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来解决。教病人选择一些对肩关节有益的全身运动,如游泳、跳绳。
3讨论
很多文献和研究报告证实了,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治疗Ⅱ期肩峰撞击综合征,关节镜下肩锁关节切除治疗肩锁关节炎、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其治疗结果等同或超过了开放性手术[2]。系统的整体护理是肩关节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关节镜的手术操作技术、康复运动程序的选择和患者的配合,是保证治疗最终获得成功的3个重要环节[3]。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宣教,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疼痛是影响病人情绪和功能锻炼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各种方法减轻病人的疼痛。因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对于肩袖无损伤者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肩袖损伤者应对其行被动锻炼,应根据肩袖撕裂的程度决定何时开始肩关节主动活动练习。撕裂为0~1cm,6周前不做主动前抬;撕裂为2~3cm,6周前不做主动活动度练习;撕裂为4~5cm,8周前不做主动活动度练习;撕裂5cm,12周前不做主动活动度练习[4]。由于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的疾病不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对功能锻炼动作理解深浅也不同,也应对每个具体患者制订出个体化的康复方案,灵活控制,切不可急于求成。还应告知患者作为一项锻炼是要忍受疼痛的,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