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骨科人的24小时,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只在于时钟指针的位置变化。早交班、小讲课、44台手术、新入院、早晚查房,井然有序的工作交替,紧锣密鼓的时间安排,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奋进付出,是一群有志之士的倾心奉献。
七点四十分,活动室早已坐满等待入院的患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的期待相同。七点四十五分,随着骨科程细高教授一声“交班开始”,诺大的办公室里瞬间安静,医护交班开始!昨日白天和晚上病房患者病情监控,明日手术讨论,日间手术统计,临床路径管理等等依次汇报、讨论,还有简短的小讲课学习。这样的晨会已然成为了常态,精简、详实、有力的汇报形式悄然成为了每位骨科人的习惯,而这只是这一整天高效率工作的开始。
▲程细高教授主持晨会
▲晨会交班
▲晨会小讲课
八点十五分,晨会结束。主诊医生带着医疗团队走进病房,详细询问每个患者过去一晚的感觉如何,评估病情转归情况,随之准确制定今天的医疗方案,随行的研究生和实习生仔细收集病情诊疗的每个细节,这也是带教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要求。走出病房,大家箭步分头行动,完成术后患者和新入院的基本医疗工作之后,接下来是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施行手术。今天安排了44台手术,其中四级手术17台,脊柱微创手术5台,这样的高强度工作量背后是高效和倾力。
▲忙碌的护士站
▲宋玉林主任和矢庆明主任早查房
▲过慧敏、吴庆和王丙节主任早查房
▲陈伟才主任、付晓玲主任早查房
▲刘素云护士长和陈敏护士长早查房
▲等候入院的患者
八点半,及时到达手术室的主诊医师和护士、麻醉师确认患者信息无误,麻醉机发出的规律嘟嘟声给医护人员们传递着安全的信号,手术器械默契的在手术台上传递着,不知不觉汗水已浸湿了衬衣,第一台顺利结束。半清醒的患者被送到苏醒室过程中,途径一处阳光经过的闭合天桥,这是今天的医护人员的第一束阳光,然而室外已是半晌。简单的午餐在人头攒动的食堂进行,来不及细嚼慢咽便匆匆结束。第二台手术开始,娴熟的手术流程在紧张的时间流逝中有序始终,眉头的舒展告示着又一台手术安全结束。不知不觉黑夜临近,阳光换作月光继续守候,手术室灯光在一盏一盏熄灭,最后一盏暗去的时间定格在九点半。
▲程细高教授与脊柱外科团队
▲吴凯主任与顾玉荣主任团队
▲关节外科团队、骨肿瘤及儿童骨科团队
▲运动医学团队、脊柱外科团队
▲创伤外科团队、手足显微外科团队
▲手术安排表
回到病房的路上,来不及享受手术成功的快乐,今天最后一程的工作是看望在病房的患者术后情况是否稳定,部分患者和家属已安稳入睡。医护人员尽量压低脚步声,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