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手术机器人不得了操作精度能到0

骨科手术做得好不好,术后功能恢复得怎么样,关键看操作的精准度。如果有专家说他能把手术精度精确到0.1毫米,你信吗?说这话的,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一代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它的名字叫Thinksurgical(慧思考)。

4月1日上午,“慧思考”手术机器人正医院,这是中原地区首台,全国的第三台。医院之前,机器医院医院“服役”。该机器人是世界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医疗手术方向的机器人。

“慧思考”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机械臂、底座、力传感器、骨运动检测仪、数字化仪、监视器、控制器组成,主要用于智能关节置换手术。它的具体工作是,在骨科医生完成切皮、术野暴露后,机器人可依据患者影像学检查及医生的手术方案,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精确的截骨操作,最后由医生安装假体。

在美国和德国,该手术机器人已经做了例手术,完成了近医院董事会主席波纳教授也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他说,自上世纪80年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出现以来,他和在座的人一样,对这项技术持保留意见,不确定此项技术是否能够给患者带来帮助。直到年,他进行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例机器人手术,他被手术机器人的优点深深吸引了。现在的机器人比之前的更先进,可以在没有红外、电磁及放射线的情况下实现监控,不怕干扰,不怕遮蔽,对骨的所有操作的精度都能够达到0.1毫米级,术后植入物的贴合度能够达到95%,甚至99%以上。

相对于人工截骨操作,“慧思考”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进行截骨操作时更“聪明”,医生可以随时调整机器人的磨钻速度和进度,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按下暂停或停止键;当骨有移动时,拥有骨运动监测系统的机器人还会立刻停止磨钻;机器人还可以按植入物的形状精确地自动切割,从而使患者的骨头与假体获得更优的骨接触面积和较高的吻合度,达到降低术中骨折风险、精确恢复肢体长度、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感染风险、提高关节手术治疗效果的目的。

有了手术机器人技术,医生会不会失业?波纳教授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手术机器人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解放医生,而非是让医生下岗。它的出现,是帮助大家做一些不需要医生重复进行的繁重、非标准化的手术工作,实现更加标准化的手术。

统筹刘晓莲

编辑路欢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4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