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骨科创伤专业组成功救治一例老年骨盆髋

近日,我院骨科创伤专业组团队成功救治一名60岁骨盆髋臼粉碎性骨折患者。

危机时刻

年1月13日下午5点30分,伴随着急促的鸣笛声,一名从11层高楼坠落的60岁女性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科。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淡漠,血压只有60/30mmHg,已进入休克状态,在紧急开放静脉通道补液,升压的同时,一系列的相关检查也立刻开始,通过x-ray,B超等检查,有了初步诊断:骨盆及髋臼粉碎性骨折,脊柱骨折及右尺骨骨折,失血性休克。

敬业精神

消息很快报告给了骨科文良元主任医师,虽然是周六,文良元副主任也并不值班,但作为创伤组组长,文良元副主任立刻组织骨科值班医师及急诊科医师进行抢救。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尽快配血、输血、升压等,肢体制动等,待血压稳定后,进一步行腹部CT及骨盆CT扫描,明确伤情及骨折程度。在与家属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患者有几十年抑郁症病史,此次为抑郁症发作从11楼跳下。

术前准备

随着各项各抗休克治疗措施的实施,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各项化验指标也趋于正常,在确定无颅脑损伤及内脏损伤后,患者立刻被收入骨科病房。骨科创伤专业组对患者的伤情经过了细致地分析和讨论,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最后诊断为骨盆及髋臼粉碎骨折,胸5、7、9骨折,及左尺骨远端骨折。多发骨折中,对患者威胁最大的是骨盆骨折,所以治疗重点也放在骨盆骨折上。此外,运用3D打印技术复制了患者的骨折情况,确定患者为右侧髋臼前、后壁及髋臼前柱粉碎性骨折,移位大,右耻骨下支骨折,右侧股骨头脱位,同时制定出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案。椎体骨折及尺骨骨折由于较稳定,无明显神经症状,暂予以保守治疗。由于骨盆骨折创伤大,出血量多,一般需要等待7-10天,伤情稳定及出血停止后再进行手术。此患者为老年患者,常年服用多种药物,各器官功能均受影响,利于这段时间重点调整患者的营养、生化指标,心理疏导及详尽的术前准备。

影像资料

团队协助

前后联合入路创伤极大,能否顺利完成手术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对创伤专业团队的极大考验,在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后,备足手术用血,于年1月19日在全麻下进行了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骨盆及髋臼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由张宏业医师麻醉,文良元副主任主刀,纪泉副主任医师、孙凤坡住院医师等人的协助,历时近7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仅ml。在经过术后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各项指标均稳定,同时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心态也恢复平静,伤口也未出现感染、也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前日已顺利出院。

新的台阶

骨盆及髋臼粉碎性骨折对于任何创伤骨科医师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老年患者骨盆及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面临复杂的骨折,更要面对高龄所可能导致的各器官功能不全,在围手术期管理上要更加精心。本例患者为我院治疗的第一例采用漂浮体位及前、后联合入路的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标志着我院骨科创伤专业组对复杂老年多发骨折患者的治疗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者:孙凤坡纪泉文良元

医院骨科

以人为本,优质高效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