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六个“世界血栓日”,主题为“VTE预防,增进健康”。为了增强大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提高急救意识,倡导健康生活,医院护理部组织护理VTE小组,神经内科、疝血管创面外科、骨科、针灸推拿科、部分支部党员代表十余人共同前往丽阳社区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暨第六个世界血栓日大型义诊活动”。
上午九点,义诊活动开始,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检查身体状况,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为部分患者现场诊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发放健康宣教材料,进行急救知识现场培训,指导社区居民应急实用的急救方法。
VTE小组成员考虑到社区内会有长期卧床的患者,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后,前往患者家中。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后,仔细检查身体状况并建立了健康档案,给患者家属详细介绍健康护理方法,将健康宣教送户上门。
本次义诊活动共接待咨询人员余人次,免费为80余人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材料余份,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通过义诊宣传,提高了社区居民对VTE知识的认知,起到了血栓知识健康宣教的目的,医院公益性,展示了我院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专业素质。
什么是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被称为“无声杀手”。VTE院内发生的风险与患者住院的病因和相关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等)以及患者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等)有关。因此,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可显著减少院内VTE的发生。
VTE风险患者的宣教(三字诀)
1、禁烟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影响末梢的血液循环,而过量饮酒会使血细胞受损,二者均大大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
2、控饮食。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指导患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如番茄、洋葱、香菇、芹菜、木耳、白菜等)和水果(苹果、鸭梨等),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少吃油。减少肉、蛋、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多吃深海鱼,核桃;含有的特殊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中和脂肪,预防血栓形成。
4、多喝茶。适当饮茶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同时能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防止血液浓缩,进而防止血栓形成。
5、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血小板更容易粘稠与凝集,容易形成血栓。
6、勤锻炼。加强肢体被动活动,对偏瘫和自主活动不便的病人,被动按摩病人患肢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并做足踝被动运动。方法:手握住足前部,固定其踝部,做踝关节屈伸,足内外翻动和由屈、翻、伸、外翻组合成的“环转”运动,每天6-8次,每次10―15个。
7、常泡澡。条件允许,每周泡两次热水澡,水温能加速血液流动,从而使溶栓能力随之增加,每次20分钟,水温以舒适为宜。
8、鞋袜松。衣服、鞋袜不要太紧,血液循环差会促使血栓凝聚。
9、慎服药。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不要擅自增加或停用药物,造成血栓或出血。
供稿科室:护理部、神经内科
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
○
医院
○
新闻
资讯
坐诊
医疗
服务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单位
有爱,有家,有力量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