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医院创伤骨科手术室里正进行着一例特殊的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手术团队里,一位灵活的“独臂侠”大显身手,成为了医生们的“新助手”。
它就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它与医生们一同帮助一名被诊断为严重骨盆骨折的年轻女性患者进行了手术。
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天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此次手术是它在我省的“首秀”。
据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介绍,手术前,首先对患者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图像被同步传输至机器人系统。医生在计算机导航系统屏幕上设计好钉道,就如同拥有一双“透视眼”,准确判断通道安全后,就可以把螺钉固定。
此前,通过人工徒手操作,手术用螺钉打到一半的时候,如果发现螺钉位置有偏差,就要完全通过人工操作再进行调整,而有了“天玑”这个“独臂侠”后,就可以通过电脑精准定位,把传统的手术达到标准化程度,让手术误差仅为0.1—0.2毫米,使复杂手术的风险率显著降低。
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从仿生学的角度形容,光学跟踪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眼”,不仅透视骨骼的深处,还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机械臂就是机器人的“手”,6轴的设计兼顾了灵活性和稳定性,而主控电脑系统就等于机器人的大脑,传达医生的想法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
手术中,医生通过这样的“透视眼”,就能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将手术工具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进钉位置,使得骨科手术“精准、微创、低辐射、智能”。
此次,医院开创了我省机器人骨科手术的先河,颠覆了传统骨科手术的认知和方法。它的临床使用,标志着我省骨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时代。
吉林大喇叭记者:刘佳
吉林大喇叭编辑:喇叭哥
为为
往期精彩内容传送门
▼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早头条
鞠躬尽瘁兴邦梦赤胆忠心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