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院第二届骨科手术机器

正值“十月天高云淡,金秋风景如画”,10月28日,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医用机器人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集成手术系统和技术研究中心主任RussellH.Taylor教授分享了《AThirtyYearPerspectiveonMedicalRobotics:Yesterday,Today,andTomorrow》,北京理工大学TatsuoArai教授分享了《MicroRoboticsAdvancesBioScience》,医院田伟教授分享了《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中国经验》,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分享了《国产手术机器人妙手系统的临床探索与试验研究》,医院吴新宝教授分享了题为《骨折手术机器人研发现状及进展》,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分享了《医疗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发》,以全球化、专业化等多角度分享了医用机器人领域的现状及进展,一场场精彩的分享获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大会现场

伴随着大会的顺利召开,10月29-31日,医院第二届骨科手术机器人大师班成功举办。本次大师班邀请到了国内顶级骨科专家,组织学术讲座、模型骨练习、手术转播、标本操作等培训模块,充分帮助医生了解和学习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医院吴新宝教授致欢迎辞,他强调“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是骨科手术的发展方向,机器人技术对医生的临床工作有强大的辅助作用。本次培训是行业内一次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希望有更多医生能掌握智能化的骨科手术技术,让科学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

▲吴新宝教授致辞

吴新宝教授介绍了“机器人在创伤骨科的应用”,着重分享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各种复杂创伤骨科病例中的临床经验,介绍了手术机器人在骨伤治疗中优势,实现了高危手术安全化、常规手术微创化,并减少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大大的推进了骨伤治疗智能化的发展。

▲吴新宝教授授课

刘波教授向大家普及了“基于3D影像的骨科机器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袁强教授讲解了“皮质骨螺钉技术”,王永庆副主任医师介绍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蒋继乐医生介绍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椎体成形术及椎间孔镜中的应用”,王军强教授分享了“机器人辅助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机器人辅助骨盆通道螺钉微创技术”及“机器人辅助股骨颈螺钉内固定术的若干问题”,刘亚军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原则”,韩巍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机器人辅助骨盆髋臼前柱及LC螺钉固定术”。

▲刘波教授授课

▲袁强教授授课

▲王永庆副主任医师授课

▲王军强教授授课

▲刘亚军教授授课

▲培训现场

▲培训班合影

培训班以“创伤、脊柱”两大主题,分别进行了“脊柱科大查房”和“创伤科大查房”。并为大家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内固定手术、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操作演示,并使用机器人用模型骨进行了练习操作,大家就手术的相关技巧进行了热烈讨论。之后,田伟院长向培训班的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将自己最新出版的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培训班的每一位学员们。

▲学员实操培训

▲田伟院长颁发证书并赠送亲笔签名的书籍

之后,培训班学员医院进行了标本操作,包括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颈椎螺钉内固定手术、机器人辅助股骨颈螺钉内固定手术。指导老师演示后,每位学员都进行了实践操作,老师全程进行了辅导和答疑,为学员们提升手术技能保驾护航。

▲标本操作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由天智航自主创新研制,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以及颈、胸、腰、骶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突破多模影像配准、患者实时跟踪、路径自动补偿等关键技术,填补了上颈椎机器人手术的国际空白。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临床精度达到0.8毫米,术中辐射减少70%以上,手术效率提高20%以上,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等临床显著优势。

?

??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让医生能够“看得见,打得准,拿得稳”。实现了高危手术安全化、常规手术微创化,并减少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从而有助于快速提升青年医生诊疗水平、促进分级诊疗的不断推广。

目前,超过40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20多个省、直辖市成功装机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3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