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骨头多“变脆了”。很多老年人骨折后不易恢复。
不过近期一项美国纽约大学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阻碍老年人骨骼愈合的并非年龄本身,而是炎症,在骨科手术前几周使用抗炎药可能有利于骨骼恢复。
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文章指出,随着年龄增加,人们骨骼中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显著减弱,这削弱了干细胞协助形成新骨的能力。
研究者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一种名为NFkB的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时,可激活多个促炎基因,从而导致骨骼干细胞增殖停止。
随后,研究者用阿司匹林中的抗炎成分水杨酸钠对衰老小鼠展开治疗,结果发现,蛋白质NFkB信号及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炎症反应被抑制,骨骼干细胞的数量及其骨骼修复功能得到了增强。
但研究者同时指出,骨折后产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有利于骨骼恢复,因此骨折后不能立即使用抗炎药,若需要进行骨科手术,可在手术前几周使用抗炎药来增加干细胞数量,并在临手术前停用抗炎药,为骨骼正常愈合所需的急性炎症“让路”。
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