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入路
后路入路是最常见的腰椎入路。除了提供进入马尾和椎间盘的通道,它还可以暴露脊柱的后部:棘突、椎板、小关节和椎弓根。入路是通过中线,它可以扩大近端和远端。后路入路的应用包括:1.椎间盘突出切除术2.神经根探查3.脊柱融合术4.肿瘤切除病人的位置
后路入路可在两种体位下进行:1.记录患者的俯卧姿势。确保垫板纵向放置在患者侧下方,使腹部完全自由,通过允许静脉丛直接流入下腔静脉,减少脊髓周围静脉丛的填充。肩部的外展角度不应超过90度,并应稍微向前弯曲以放松臂丛神经。必须确保肘部的尺神经和腕部的正中神经的小心填充。将头部和颈部放在放松、中立的位置,并确保眼睛没有受到任何压力。避免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以降低术后失明的风险(由于眼睛内的高静水压导致血液灌注减少)。在膝盖和脚处小心地垫下下肢。如果该方法用于减压,弯曲臀部以增加椎板间或棘间距离。将髋部置于中立或轻微伸展,以便腰椎融合,以恢复正常的前凸。弯曲膝盖,检查近端腓骨/腓总神经区域无压力(图6-1A)。2.将患者侧卧,患侧朝上。弯曲患者的臀部和膝盖,弯曲腰椎,打开棘间间隙。确保患者的脊椎骨折位置与脊柱水平。刀削手术台可以使腰椎侧弯,从而进一步打开患者上侧的椎间隙。这种姿势的一个优点是它允许外科医生坐着。此外,渗出的血液也会从手术区域排出(见图6-1B)。对于这两个位置,使用冷光前照灯照亮解剖的最深层。标志和切口标志触诊棘突。注意髂嵴最高点之间的一条线是在L4-5间隙。然而,这条线只是一个粗略的指导;确定确切水平的最好方法是将一根小针插入棘突并获得一张x线照片,或者进行远端解剖并识别骶骨。切口
在棘突上作一个中线纵向切口,从上方棘突延伸到病理层面下的棘突。切口的长度取决于要探测的层数(图6-2)。图6-1A:腰椎后路入路患者的位置。B:或者,将患者置于侧位,患侧朝上。间隔平面
神经间平面位于两个棘旁肌(竖脊肌)之间,每一个肌接受来自腰神经后初级支的节段性神经供应。浅表外科解剖
沿着皮肤切口,通过脂肪和筋膜加深切口,直到到达棘突。使用解剖器(如Cobb升降器)或用烧灼器(图6-3)将棘旁肌作为一个单位从骨骼上分离出来(图6-3)。向下解剖棘突,沿椎板至小关节。在年轻患者中,棘突的尖端是软骨突起;它可以在中线分裂,使骨膜下肌肉更容易切除(图6-4)。如有必要,可从侧面继续解剖,从降、升小面剥离小关节囊。要做到这一点,从内侧到外侧,穿过降小面的后部剥离关节囊;然后,继续在更外侧的升小面的乳突顶端剥离。如果必须达到横突,则继续从升小面的外侧向下解剖到横突本身(见图6-4)。深部外科解剖
用刮匙或锋利的解剖法,将黄韧带的附着物切割到下椎板的上缘或前缘。下面是硬膜外脂肪和蓝白硬脑膜。使用钝性剥离术,并保持在硬脑膜的外侧,小心地向下延伸至椎管底部,将硬脑膜及其神经根向内缩回(图。6-5至6-8)。图6-2在棘突上作一个纵向切口,从上方的棘突延伸到病理水平以下的棘突。在L4-5间隙,髂嵴的最高点划出一条线。图6-3沿着皮肤切口,通过脂肪和筋膜加深切口,直到到达棘突。分离椎旁肌骨膜下。图6-4A:从棘突和椎板到小关节解剖椎旁肌。将椎旁肌作为一个单位从骨中取出。B:继续横向解剖,从下降和上升的小面剥离关节囊。注意腰椎血管的分支在肌肉剥离时出血。图6-5A:通过切断黄韧带与下椎板的上缘或前缘的连接来移除黄韧带。B:在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的正下方是蓝白色的硬脑膜。确认脊神经。注意上覆的硬膜外静脉。血管
节段性供应椎旁肌的血管靠近小关节,位于横突之间。这些腰椎血管的分支在进行横向解剖时经常出血。强烈的烧灼这些血管可能是必要的止血。值得注意的是,腰神经的后初级支,也是分段供应椎旁肌的,与这些血管一起运行,并会被烧灼损伤。幸运的是,部分神经的丧失并不能完全使椎旁肌失去神经支配,因为它们是节段性神经支配的(见图6-4)。神经周围的静脉丛和椎体底部可能在钝性剥离时出血,需要到达椎间盘(见图6-7)。出血可以用明胶海绵或浸有凝血酶的棉饼止血。双极性苹果烧灼也可以使用,尽管它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它是接近神经根。如果器械穿过纤维环的前部,可能会损伤位于椎体前部的髂血管(见图6-21)。神经
每一根脊神经必须单独识别并加以保护。手术野越侧向,就越容易识别神经并将其缩回,这样就可以看到椎间盘间隙。如果需要更大的暴露,在受累椎骨的远端切开椎板的一部分。图6-6A:在黄韧带切口下插入钝性解剖器。B:用Kerrison咬骨钳切除椎板远端。注意黄韧带附着在椎板下表面的一半。C:取下附加椎板和附着在椎板下表面的黄韧带的剩余部分。如何扩大入路局部措施1.为了更好地暴露硬脑膜、神经根和椎间盘,从下方椎板前缘和上方椎板尾端边缘移除额外的椎板部分。关节突关节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切除。记住,切除骨头比过度收缩神经根或硬脑膜更安全。如果伤口很紧,就把脊椎旁的肌肉从暴露水平的上方和下方剥离,使肌肉更容易收缩。2.为了接近脊柱后部的其他部分,尽可能从侧面进行解剖,使其进入横突。完全侧切面暴露小关节和横突,必要时允许小关节融合和横突融合(见图6-4)。可扩展措施
为了延长入路,只需将皮肤切口向上或远侧延伸,并将脊柱后部肌肉组织与脊柱后部分离。骶骨入路可从骶骨向下延伸。图6-7A:使用钝性剥离术,小心地沿着硬脑膜的外侧向下延伸至椎管底部;将硬脑膜及其神经根向内缩回。显露椎间盘的后部。B:横切面显示硬膜管回缩和突出的髓核撞击神经根。在许多脊柱单位,当椎间盘或神经根病变需要手术治疗时,微创后路入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经典的后路入路。微创手术被认为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并与早日重返工作岗位相关。然而,这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与硬脑膜撕裂的发生率有关。改进的成像技术使外科医生能够精确定位病理学,而对探查的需求也基本上消失了。这种方法的主要适应症是:1.椎间盘切除术2.脊神经根减压术病人的位置
将病人平躺在透光台上,腹部游离,四肢垫上衬垫。标志和切口
触诊棘突以确定中线。使用透视检查确定要探查的椎间盘水平。切口
在要接近的椎间盘水平距中线1cm处做一个3cm的纵向切口。图6-8使用显微镜和牵开器,3cm切口可在单个水平上暴露椎间盘。间隔平面
由于该方法将节段性支配的直立脊柱肌群的纤维分开,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失神经。浅表外科解剖
通过皮下脂肪组织加深入路,并用刀覆盖勃起肌筋膜。深部外科解剖
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技术。跨肌技术。将一根大而钝的针头穿过竖脊肌的实质,击中待探查的椎板。针尖应紧靠小关节内侧面。用透视法在两个平面上确认针尖的位置。将一系列的扩张管插入针头上,以分离立肌肌纤维。9移除除最大的扩张管外的所有扩张管,并留在该管内切除患侧远端椎板和黄韧带,露出椎间盘上方的神经根。这可以用毛刺或刮匙和尖锐的解剖来完成。使用手术显微镜是可取的,细致的止血是必要的。可切除部分内侧小关节,使外侧隐窝减压。神经根回缩至内侧,露出病理椎间盘(图6-9)。骨膜下技术。用透视检查确认手术水平。在棘突的外侧做一个3厘米的切口,用钝性解剖法将棘突和椎板上的竖脊肌剥离。这种技术和方法与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相似,但软组织切除术要小得多。一旦薄片暴露在薄的薄片上,用手术显微镜用高速毛边将其覆盖。用咬骨钳完成切除。黄韧带可以用咬骨钳切除,也可以从中间回缩(图6-9E)。牵开器的精确定位必须通过路标和透视进行,因为切口很小。任何偏离计划的课程都可能使病理学很难找到。如果使用跨肌入路,注意不要将针的入口点放在太远的内侧,因为棘突可能会妨碍回缩管的正确定位。过度倾斜的试管会使工作和瞄准显微镜变得困难。这可以通过使用倾斜手术台来减轻。细致的止血是很重要的,因为小的入口很容易被过度出血所掩盖。图6-9A:用透视法定位水平。起始点距椎间盘正上方中线2厘米。B:纵向切开1-2厘米。筋膜被切开。竖直肌用扩张管直截了当地分开。回缩管位于关节突外侧上方椎板和黄韧带的内侧和远端的交点处。C:近端和远端椎板用高速毛刺减薄。D:黄韧带可以从内侧收回,也可以简单地用Kerrison咬骨钳切除椎板尾端。E:黄韧带可以从内侧收回,也可以简单地用Kerrison咬骨钳切除,露出硬脑膜。F:神经根暴露于受影响的椎间盘正前方。如何扩大入路
管/牵开器可重新定位或倾斜不同角度,以解决不同位置的病变,例如,进入隔离椎间盘、远侧椎间盘或对侧椎管狭窄减压。如果需要更多的曝光,可以使用更大的试管。在前凸脊柱,管角度的微小变化可以使其进入相邻的水平。腰椎的肌肉由浅层和深层组成。浅层由背阔肌组成,这是腋后壁的一个强大的肌肉,起源于从第七胸椎脊椎到骶骨的棘突和棘上韧带,插入肱骨结节间沟。外科学上重要的深层由棘旁肌组成,它本身又分为两层:浅层包括骶棘肌(竖脊肌),深部包括多棘肌和旋转肌(图6-10)。这种安排在手术中并不明显,因为这种方法需要将所有这些肌肉分离成一个整体。标志和切口标志棘突。腰椎区域的棘突较粗。棘突尖端的远端为球状,稍向尾端延伸。每一个过程将两侧的椎旁肌分开。在一个成长中的病人,突起被软骨突起覆盖,当软骨突起分裂时,更容易从骨膜下切除棘旁肌肉。图6-10腰骶棘肌肉组织概览。在腰椎中,骶棘系统由多头肌、最长肌和髂肋肌组成。注意横膈间肌位于更深的位置。注意骶髂背韧带。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