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重症监护室建好后,我首发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2

23

周日

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方玉强

时间:年2月22日

地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武汉驻地

“同志们,我进去了!”我举手挥别目送的战友们,转身向红区的方向坚定地走去。“方主任,加油,您一定能行的!”战友们鼓励和加油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我知道,这既是他们的勉励,也是殷切的期望。“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不会掉链子的!”我信念如铁。

时间倒放至2月14日,我们医疗队从重庆出发,心怀光荣使命,带着急切心情,乘坐我军运20运输机,飞抵疫源地武汉,很快医院。

医院刚完成主体,内部还未装修完善。我们医疗队面对只有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变身“设计师”、“装修工”、“搬运工”和“水电工”,施工改造、搬运东西、安装病床、打扫卫生、布设监控等,我们都得一手一脚完成。一群医务工作者艰难地进行跨界操作,但大家争分夺秒,发挥聪明才智,齐心协力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完成了一个战时重症病房的建设。病区在蒋东坡主任等专家骨干统筹下,各种工作小组的流程、排班在一小时内准备就绪,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在即。在首批进入“红区”战友中,我有幸首发出场,与战友们经历了生死与共、同心抗疫、救治生命的难忘瞬间。

2月20日晚上,有一位极重症病人马上送入ICU病房,我带领的战斗一组马上进入临战状态,只扒拉几口晚饭,大家就冲向穿衣间。蒋东坡主任、梁泽平护士长、徐霞老师、肖喜娥感控组长和一大帮同事也放下饭菜,陪着我们进入了穿衣间。

“慢慢来”、“你这个护目镜要稍微调整”、“你别急,我帮你调整”,在大家帮助下,我们很快以标准的防护状态穿好了防护隔离服等,并且在防护服上标注了“武汉雄起、个人姓名”等标识。

随着进入红区倒计时开始,我的心里也激起了波澜。“我真的马上进入红区?我的防护没问题吧?我会不会进去感染,最后死掉?家里还有老妈、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宝贝女儿,我死了她们怎么办……”那一刻,我突然有些犹豫和担忧,不是害怕自己染病和牺牲,是害怕家人因此受到打击和遭遇重创,我心里特别的紧张和难受。真不好意思,我没忍住眼泪,它们如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夺眶而出。

当时,我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战友们看不见我的眼泪。看到蒋主任等专家领导,看到战友们洋溢的笑脸和期待的目光,我慢慢平静下来。作为首批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我是级别最高的军人,这个时候决不能怯阵和退缩。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相信我们的防护万无一失,相信我们能力能够帮助到病人。“请给我一个拥抱!谢谢!”我张开双臂与战友们拥抱,他们强有力的臂膀,鼓励的话语给了很大的信心和力量。我的眼泪不再,镇定地转身,坚定的走向通往缓冲区的大门,拧动把手,进入红区,我的战友们也紧跟上来。

到了病房,我们看到眼前重病人后,心情十分沉重。超高龄患者,神志淡漠,枯瘦如柴,躺在病床似如无人。“高流量湿化吸氧,60ml/分钟,80%浓度,10分钟的查血气,血压、心电、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输生理盐水……”一道道口头医嘱从我口出发出,以王英护士长为首的护士妹妹们有条不紊的执行着。2分钟后,各种操作完成。

血压/mmHg,心率次/分,频发室早,呼吸频率15次/分,氧饱和度不能测出。“请将患者信息移入、通知相关科室将病人相关资料转送我科,其它医护人员与我一起查看患者”,我立即展开协调。病人情况极差,异常消瘦,四肢末端遍布花斑,特别是背部两个大大的褥疮伴感染,其它部位也有多发褥疮。“查血气、褥疮换药、下胃管、导尿……”。

经过团队协作,病人的情况在一小时后慢慢好转,生命体征稳定。开始试图与我们交谈,但她是一个听力极差、又听不懂普通话的超高龄患者,我们只能用手势与其交流。当她明白我们是医生,在抢救她时,老人也慢慢配合我们治疗。

慢慢的,我发现视野越来越模糊,眼睛也看不清东西,难道老花眼加重了?不对,鼻梁处明显压痛,头有点晕了,头部特明显,特别是耳朵两侧血管跳动显著增加,频率增快,平时50次的心率这时候已经达到了70多次,换班的护士妹妹已进来了。原来,我已进来快三小时了。根据经险,因为高负荷工作和缺氧,我的血压应该升高了。按常理我也可以让下一班医生进来了。但患者还未完全稳定,根据我们的工作时间,我这时出去,会增加下一班人员的工作量。做为老医生,我经验毕竟丰富,将病人处理更稳定后,可显著减少后面战友的负担。于是,我慢慢坐到一边调整呼吸,这时护目镜也很争气,上面的雾气转化成了水滴,掉到了护目镜周边,我的视视逐渐清晰起来,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我又可以工作了,我又与第2组的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静脉治疗调整……

对讲机里面传来了感控人员的声音:“请方主任作好出舱准备,你已呆上5小时,防护效能会减弱”。抬头一看,已是晚上12点,这时一个防护完备的战友进来了,她是呼吸内科专家杨雪梅教授,她说:“你出去吧,这里有我,请放心。”

交接完毕后,我走向脱衣间,在感控指挥下,一步一步的脱去了防护,走到冲洗间。这时,我才感觉全身酸痛,鼻梁处和眉弓处有深深的压痕。不过,想到重症病人情况稳定了,我心里很有成就感。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想起了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前的这句常用语。年,未去成汶川抗震救灾,但我在代职医院完成了首例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年,我远赴埃塞俄比亚完成了我军医疗援非首批任务。今天,我又再次完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医院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首发任务。作为军人,作为军医,我再一次无愧职能使命,很荣幸为军旗争光添彩,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穿衣过程

完成穿衣

进入前留影

患者稳定后留影

2

23

周日

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肾内科戴欢子

地点:医院

.02.08

凌晨两点接到医疗办的随时待命准备去武汉支援,挂掉电话,我的小心脏砰砰地跳了一会儿,有点激动但没有惧怕,作为一名军医,在国家危难时能够走到一线,我无比自豪!

.02.13

凌晨三点,医疗队出征!临行前女儿踮起脚尖跟我吻别,我对她说:”妈妈打病毒去了,宝贝在家要乖哟!”,女儿说:“那妈妈被病毒伤害了怎么办啊?”,我说:“不会的,妈妈,百毒不侵。”,从她似懂非懂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担心与不舍,但还是强忍住了泪水,在女儿面前我要学会坚强。回想2年前,我被派去埃塞俄比亚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时,她还不到三岁,我当时抱着她泪流满面,那时的她还茫然不知所措,我突然意识到宝贝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长大。

.02.14-.02.18

医院医院是一医院,为了抗击疫情,现改医院。实际的情况比想象的更为艰难,面对传染病房的改造,医疗设备物资的转运安装,病区的清洁卫生,防护演练的不断强化,救治预案的不断细化,人员岗位的安排分工,工作量极大,要求我们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这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从医疗队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到每一位队员,大家都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地干,不想耽误一天收治病人的时间,很多队员都是一天一夜没合眼。2月15日,武汉大雪,困乏交加的我坐在回宿舍的公交车上,寒冷刺骨,当我打开手机看到女儿发来的视频时“妈妈,辛苦了,武汉很冷,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在家里很乖......”,顿时心中一股暖流涌出,此刻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

在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下,终于在短短5天内圆满完成了所有前期的准备工作,改造规范、井然有序的病房,准备充分、无畏艰险的队员们即将迎来我们共同的战役!

此刻,

“白衣天使”成为“白衣战士”。

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此刻,

每一个平凡的我,艰难时刻,彼此搀扶。

每一个平凡的你,勇敢抉择,无畏启程。

.02.19

早8点,我穿上防护服和面屏,即将进入红区收治第一批新冠病人,防护服的沉重和憋闷,加之第一次接触传染病患的压力,使我感到喘不过气来,我迅速调整状态,让自己平静下来。看到第一个病人时,内心有一丝惧怕。事实证明,我多虑了,病人们的眼神里有无助有恐惧有哀伤,但更多的是信任和期望。第一次进红区,我和王江教授共同完成了接诊第一批病患的任务,我们齐心协力,相互打气,等待患者入科间期,则尽量减少走动,平静呼吸,保存体力。红区首战6小时,收治了20名病患。

在我接诊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一名我印象深刻,刚与她交流时感觉她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阿姨,她讲:“我今天出门来住院时就对我家老爷子说,医院治病了,你一定放心,我肯定会康复出院的”,可说着说着她就开始哽咽了,自言自语道:“可惜我的话他再也听不见了”。之后得知她老伴刚因为新冠肺炎去世,我随即安慰她:“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科室的65名医护都是您的亲人,您一定要坚强起来,让我们一起击败病毒,才能让您老伴安心啊”。她一个劲地点头,频频说着感谢,眼中充满了无限地信任。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病人的每一份期待,每一句感谢都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虽然病魔可怕,但我们医患一心,我相信我们的战疫终点不会远了!

戴欢子原创诗歌

小战友出征了小朋友送妈咪亲一亲吻一吻多少爱藏心头

多少话眼中流发小情绕小家民族魂传大家国与家都是家

爱与别都是歌上战场花木兰红十字光荣兵长城旁江汉边

运二0刹那牵条条印层层防日日夜月月天无硝烟有牺牲

无泪水有汗湿白衣女红色心壮志行凯旋归

不要人间瘟疫走长留英雄气轩昂

2

23

周日

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陆军特色医学神经内科护士长周金

时间:年2月16日

地点:医院

1月24日,疫情爆发,我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援助武汉的请战书,但未获批准。看着除夕夜第一批战友奔赴武汉,我眼眶湿润了,一是被他们最美“逆行”的英雄壮举所感动,二是内心充满了自责。没有和战友们一起出征,感觉自己就像一名逃兵。自己没被选中,是不是自己技术不过硬,不能胜任援助任务?老公安慰我说,疫情蔓延,前方后方都是战场,你作为一名护士长,保证科室不发生感染也是贡献。后来随着疫情的发展,我又第二次、第三次向组织请战去武汉,那里是重灾区,那里更需要医护人员。

1月29日,我终于被抽组进了第二援鄂医疗队,把科里的工作交接完毕后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仅仅穿脱防护服这个操作,练了就有数百次之多,为的就是“零感染”。保护不了自己就解救不了病人,而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感染,对病人的自信心打击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月8日00:41分,我接到了做好准备要去武汉的通知,心里非常复杂,我想到前方的危险,也想到亲人的担忧,还想到送回外婆家的孩子……,但是我能不去吗?新型冠状病毒它威胁的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若不坚决阻击它、彻底消灭它,去菜市场买菜,到超市购物,和朋友聚会,与亲人团年都是那么困难、那么奢侈。疫情当前,总得有人站出来,不是你就是我就是他。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军队文职人员,我不去谁去?迷迷乎乎睡了一会儿,早上六点就醒了,赶紧起来收拾东西。到客厅一看,老公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他比我醒得还早,满眼通红。10:30我把所有的东西装到车上,却因支援任务有调整,当天没有出发。

周金穿脱防护服训练

接下来几天,还得继续准备,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操作训练,另一方面是一些物资准备。第一批的战友告诉我,巧克力要带点,全副武装进“红区”四个小时对体力考验极大,临进去时吃一点补充体力;一次性内裤要带点,全封闭的防护装备一旦穿上要不了多久全身就湿透了,一次性内裤方便点;创可贴、消毒湿巾、常备的药……,我一点一点补全。她们还告诉我武汉比重庆要冷得多,保暖的衣物要带够。老公默不作声地把他在青藏高原服役时定制的保暖内衣递给了我,稍大但的确暖和。其实,他比我递交请战书还早,由于他不是医护人员,所以组织并没有批准。我懂他的意思,穿上他的保暖内衣,也算是“替夫出征”吧!

出征前注射免疫增强针

2月13日凌晨3:00集结完毕,动员结束,登车。老公拥抱了我,没有说话,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在车上,我给家里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