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科耗材集采的几个问题

1、骨科耗材价格还有多大的降幅?

参考冠脉支架,关节国采降幅预期不会低于试点省份的降幅。

以骨科关节进入集采后的降幅情况为例,从已试点省份的降幅来看,平均降幅在30%-70%。

年9月,江苏省第二次耗材联盟谈判,骨科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为47.20%,最大降幅为76.70%;年8月,江苏省第三轮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初次置换人工膝关节平均降幅67.3%,最大降幅81.9%。

另外集采后,关节降价可能会造成骨科医生收入下降,做关节置换手术意愿下降,进而导致手术量降低,关节市场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减小。

2、骨科厂商会消极参与集采吗?

去年脊柱带量采购时,一些主流品牌主动放弃了入选,包括这个行业最大的巨头美国强生。

但是今年的各种政策发布以及冠脉集采的现实情况,让很多企业清醒地认识到了国家意志,这种情况下首要先进入门槛,否则就不是价格问题,是整个市场都丢失了。

所以今年省级关节带量采购,几乎主流品牌都入选了,这也是企业对国家意志领会不断提高的过程。

3、骨科厂商会主攻20%的带量采购以外市场吗?

参照药品以及其他高值耗材的政策,80%的产品使用带量采购品种,另外20%可以使用带量采购外的品种;但是事实上,这20%看上去很美,却是实际不存在的一个市场。

首先,要真正使用这传说中20%的采购外品种配额,需要医生打报告,流程相当之复杂;

其次,考虑到当下环境敏感,医生需要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真的不可替代?这可能还会被猜测,是不是因为一些灰色利润空间。很多医生就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趟这个浑水;

最后,医院管理者每年也要面对医保支出的考核,结算时不希望让检查人员觉得,有基础的东西可以用,为什么要用这种好的东西。

所以,这传说的20%带量采购外市场,既看不见,也吃不到。

对于确实需要高配耗材的病人,医院。

4、集采后,国产耗材与进口耗材的竞争格局如何?

与冠脉支架市场不同,骨科高值耗材领域,尤其是关节领域,目前还是进口产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也有泾渭分明的价格带区分:目前国产髋关节平均出厂价为元/套,进口髋关节平均价格为1.1万/套;国产膝关节平均出厂价为元/套,进口膝关节产品平均价格为1.2万/一套。

集采之后,进口耗材与国产耗材的价格差距将被极大压缩,病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有理由多花一点钱选择进口耗材,国产耗材最大的价格优势被大大削弱,在竞争中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骨科手术量会如何变化?

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膝关节疼痛病人中,可以“暂时保守治疗”的病人在集采前,会被医生劝说进行手术,但人工膝关节集采后,因为手术射线会对医生的身体造成辐射损伤,在收入减少的情况,医生可能会更倾向局部热疗或脉冲等保守治疗。

所以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老龄化加剧,需要做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会增加,但总手术量反而可能会减少。

——————END——————

欢迎扫码添加小编,加入“医药投资交流群”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