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想象一下,在医联体政策的不断推行下,医院组建了医联体,医院、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此时患者也养成了基层首诊的习惯。如此一来,也就真正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患者都去了基层医疗机构,改变了“倒三角”的就医现状,基层医疗也因有了患者,得以正常运营。那么,失去医院,又该如何发展、如何定位?
或者直白一点说,医院如何养活自己?是靠国家补贴,还是靠自己持续造血?
对此,医院的发展模式,医院提供一种思考或探索的路径。
医院医院
医院坐落在美丽的古都西安,为第四医院,前身是年延安抗战医院,年与原医院合并。经过七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医院已经成为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医院。
在学科方面,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7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2个,国家、军队重点实验室5个,建成消化病、骨科、脑科、心血管病、皮肤病、整形等6个“院中院”。
在人才方面,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首席科学家3名,军队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国科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名,总后“三星”人才29名,24人当选中华医学会主委、副主委,6人在国际学术机构任重要职务。
医院现展开床位张,接收治疗的患者范围包括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安市住院病人占27.1%,陕西省内西安市外的住院病人占38.1%,陕西省外住院病人占31%,省外门诊病人占40%。年门急诊量.8万人次,住院收容量15.1万人次,手术量8.8万台次,单日最高门急诊量人次。
医院相比,医院的急诊量不算多,四川医院的急诊量达万人次。
随着分级诊疗的进行,医院作为牵头人,成立医联体、医疗集团,医院,患者也逐渐涌向基层,那么医院的患者少了,又该如何定位和发展?
“我认为不管中国的医改如何改,医院来讲,如果我们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好的就医体验,我们绝对不会缺少病人。”医院院长熊利泽说道。
在熊利泽看来,需要做到以上几点可以医院现有的状态。一是精细化管理是基础;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三是项目化管理是抓手。
医院的基础
年,近藤大介写过一本名叫《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的书,文中提到中国人缺优质的服务、协调一致的团结精神、细腻的技术。
在医疗行业,尤其需要细腻的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那么医疗行业的细腻技术和精细化管理应该如何体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如何做?
据熊利泽介绍,医院的放射科,以前到放射科拍片的患者,因为需要当着很多人脱衣服,患者总是不能准确站位拍片,所以导致每一位患者拍片时间特别长。
后来,他设置了一个房间,让病人提前把衣服换好,并给患者篮子,装患者的衣服和手机,患者拍完片子可以马上离开。这样调整以后,每天上午11点以前,基本上可以将需要拍片的患者接待完。更重要的是病人隐私得到了保护,让患者拥有尊严。
在术后患者管理方面,某一个患者做完结石手术后,需要内置一个导管很长时间,目的是引流。医生告诉他2个月后,医院取出导流管。但是该患者出院后,发现结石不痛了,所以并没有按照约定回来,医院也没有及时提醒该患者。因为医生太忙了,没有这么多时间关心患者有没有回来。
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医院做到精细化管理,特别需要注意细节。医院的水平,也能体现医生的水平。
举个例子,在医院内不愿意洗手容易导致感染。因此熊利泽鼓励大家洗手。“在我们监控下,洗手做得最好的是护士,较好一点的是医生,最差的是科室主任。因为科室主任谁也不敢说他。”
医院的发展关键
医院的床位有限,但是熊利泽却选择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医院床位紧张。他主要从创新医疗技术、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就医流程这三方面着手。
在创新医疗技术方面,熊利泽提出了微创手术。比如说子宫切除手术。以前医生不会做微创没患者找医生做子宫切除和卵巢囊肿切除。现在医生能做微创了,患者都想做微创,以后患者康复了,夏天游泳也看不见伤口。
从年提出微创手术到年,这四年间妇产科的微创手术比例从49.25%上升到78.6%;泌尿外科从61.94%上升到80%。具体如下:
针对肥厚性心肌病,医院也采用微创方式为患者做手术。以前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做开胸的心脏手术,用超声引导,使不能够做手术的患者能够做手术。同时,做微创手术的患者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
除了微创手术,医院也不断地尝试新技术。比如在全国做了第一例的体外循环的心脏直视手术,术后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