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博济医路同行
“阿姨,你把手指动一动,我们看看情况!”
4月19日早上10点过,医院骨科中心一病区(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李磊副主任、刘丽霞护士长以及余晓军、苏登等医生,正在病房里检查“断掌”再植术后的患者王阿姨的情况。
这是术后第三天,王阿姨的精神状态看上去不错,她在医生的指导下,轻轻地上下活动着手指。当看到王阿姨的手掌肤色红润自然,手指能够自主活动,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显得轻松。“这说明,王阿姨再植的手掌血供恢复正常,算是度过了术后72小时的‘血管危象高危期’!”李磊表示。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
“死手掌”变“活手掌”,四川4名医生9小时帮65岁老人接上断掌9小时“夜战”缝合完全离断的断掌4月15日下午3点过,65岁的王阿姨在家中不慎被电锯锯断手掌,被家人紧急送入医院河东分部急诊科。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立刻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全力抢救!”李磊说,科室立即派医生前往急诊科查看患者,同时通知了正在手术室的手显微外科医疗组长余晓军、苏登医生。
余晓军、苏登二人当天的择期手术刚好接近尾声,还没坐下歇一口气,他们立即投入到断掌再植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中,李磊、陈林、曹旦博三位医生也迅速前来支援。当时,余晓军刚值完一个24小时的班,白天还做了一天的择期手术,但接到任务后,他没有退缩,也毫无怨言。
下午5时左右,王阿姨被送到手术室后,提前准备好的手显微外科治疗团队,立即投入到这场“硬仗”中。
断掌再植,是业内公认的一项高难度手术。在遂宁骨科领域,至少有10年没有做过断掌再植的手术了。但手显微外科团队经验丰富,数百台断肢再植的成功案例,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
在李磊的现场协作和调度下,余晓军、苏登各带领一名医生,分别为断开的手掌和手腕进行消毒、清创,尽量缩短王敏断掌的缺血时间。随后,手术团队紧密配合,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固定断肢,吻合血管、缝合肌腱和神经……
“吻合血管难度最大,是在显微镜下操作,任何细微的抖动都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每一步的操作都必须小心谨慎。”余晓军介绍,因患者年纪较大,血管情况不好,医生还从前臂取了两根静脉到手掌处“帮忙”,桥接了桡动脉、尺静脉,避免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
整台手术从晚上1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4点才结束,术中将患者的2根动脉、4根静脉、3根神经、18根肌腱、4个腕骨、1个掌骨一一成功接上。
手术完成后,断离的手掌接上了,白色的断掌变红润,有了温度,手术室里的4名医生、2名护士、1名麻醉师已经累得直不起腰。
手术室中的“夫唱妇随”,他们彼此支撑“这台高难度的手术能够取得成功,需要整个团队的支撑,除了手术医生,手术护士和麻醉医生也十分重要。”苏登介绍,而术中的麻醉医生,正是余晓军的妻子王丽。
今年初,我院从云南引进手显微外科专家余晓军,王丽也“夫唱妇随”来到我院工作。虽然在同一家单位,但两人经常忙得一天也见不上两面。手术当晚,二人在手术室里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多余的话,随即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该名患者手术近10个小时,术中采取的是神经阻滞加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对麻醉深度的掌握、以及术中各项指标的观察,都提出了极高要求。术中,王丽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仪器上的各项参数,随时调整补液、用药,严谨的麻醉方案,为整台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基础保障。
术后护理很关键,患者安全度过“高危期”断掌再植,最怕出现“血管危象”,即缝合小血管后产生吻合口痉挛或栓塞,造成血流不通畅,器官或组织出现缺血或淤血现象,从而引发断肢再植失败,术后72小时是“高危期”。
4月16日,王阿姨回到病房后,医生随即为其进行了抗感染、抗痉挛、抗血凝的治疗。护理团队也积极跟进,对其开展精心护理,术后随时观察患者手掌血供恢复情况、皮肤颜色、手指温度等指标。
“王阿姨术后开展了床旁热疗,用烤灯保持手掌的温度,过去的三天,我们的护士平均半小时就要去床旁为其检查伤口,调节温度,并对家属提供护理指导。”护士长刘丽霞介绍,除专业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辅导,加强人文关怀,减轻了患者内心的恐惧。
目前,患者各项指标良好,已经度过72小时的“高危期”,还将进行一周左右的观察。
健康小科普王阿姨发生意外后,家属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装着离断的手掌,医院进行治疗,手显微外科团队的专家不约而同为这个行为点赞。
“千万不要自行用酒精或者其它液体给断肢‘消毒’,这是错误的。”
对于不幸发生断肢意外的患者,专家提醒,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断肢再植有时限要求。
断肢再植手术越早越好,一般以外伤后6-8小时为限,但不是绝对的,即使超过这个时间窗,也请带到医院,由专业医生评估有无再植可能。
◆如何处理离断的肢体?
离断肢体应用清洁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医院较远,应采用干燥冷藏法保存,即将断肢用清洁敷料包裹,置入塑料袋中密封,再放入加盖的容器中,外周放入冰块保护。切忌将离断肢体直接浸泡于任何溶液中。
推荐阅读,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
关切!七旬老人断臂再植术后三天,恢复情况如何了?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文图:郑凯
编辑:新锐
责校:谭静
审核:熊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点资讯“饿”死癌细胞,真的吗?!听说经常生气可能会引发这个毛病……遂宁唯一!我院获国家级救治基地“五星”认证医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正式成立百年博济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