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看病贵”现象是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高额的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很多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不断催生“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社会问题。有专家认为,“看病贵”的根源在于医疗行业存在十分严重的腐败行为。有人戏称,医院不再是“救死扶伤”的救助性机构,反而变成了“趁你病,要你命”的屠宰市场。一种药品从研发到患者手里,需要经过大致七个必要流程——批药号、批价格、各地价格备案、进医保、招标、进医院、进科室。所涉部门包括药监局、发改委、物价局、各地方政府医保办等。医院这一环节,就要经过院长、药剂科主任、各科室主任、医生等。更为重要的是,打通这些部门,每个环节都需要行贿。这些层层叠加起来的“腐败成本”,所形成的虚高药价,最终埋单的却是患者和国家。
近日,本网接到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某患者家属爆料称:“医院就诊期间,使用的标称‘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锁定金属接骨板’有合格证,‘金属接骨螺钉’无合格证,骨科钢板发生了断裂事故,造成了二次手术。患者精神和身体遭受二次摧残,同时,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家属与院方多次交涉无果,经多方咨询相关骨科专家、律师后得出结论: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医院之间存在灰色利益链条,骨科钢板质量存在缺陷、瑕疵和隐患所致。”
医院门诊大楼
记者调查了解
年12月8日,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什营村一位63岁的老太,在国道骑电动自行车时不慎摔伤,致右大腿骨折,被家人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经医生拍片诊断,老人的右股骨远端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植入钢板进行辅助治疗。
“当时我说要用最好的钢板,最好的医生。”老人的儿子周先生称,骨科主任向他们介绍说:江苏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医院“最好”的,事后由其亲自为我母亲进行手术。一共入院治疗17天,医疗费花了.83万元,其中包括购买钢板的费用1万余元。手术后,医生称其恢复情况良好,老人于年12月25日出院。
周先生说,母亲出院后遵从医嘱在家卧床休养,年3月15日到该院进行了一次复查。不料,年4月23日开始,老人觉得右腿股骨处的伤口疼痛加剧,再次让家人送到该院诊治,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一个月,年6月2日,经拍片检查,此时他们惊然发现骨折部位已经变形,钢板严重错位,固定伤处的钢板竟已断裂,并已经深深嵌入肉体。
年6月5日,周先生带着母亲来到医院,骨伤科治疗专家建议二次手术,根据骨伤拍片情况,实施骨头复位,植入双钢板固定,周先生告诉记者,看见母亲躺在病床上,疼痛难忍。提起此次手术经历,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如此遭罪。”记者医院给周先生母亲的出院记录中看到,只给患者做了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检查发现,老人的骨折处对位对线好,出院时伤势好转,证明手术很成功,并非医生操作上存在过失。
断裂的骨科钢板的X光片和合格证
至于钢板断裂的情况,该院一名工作人员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他还表示,医院使用的钢板都是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有国家批准的产品合格证。”医院体内植入物使用登记表上看到:只有钢板登记合格证,并没有钢钉的登记合格证书,到底用了多少颗钢钉呢?我们不知道,是医务人员疏忽忘记登记呢,还是钢钉有问题呢?按照要求,手术过程中对使用的器械和物品都要详细造册,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走访相关单位
9月14日,记者以欲做该公司经销商,开拓河北市场为名,来到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区秦岭路号的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有两个厂区,另外一个厂区在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名字叫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比这个厂区大的多;我们这里的生产车间内除几台纯进口的设备外,剩余的设备均为国外厂家在国内组装、生产制造;我们生产的产品为钛合金骨科钢板,有骨科钢板生产资质,未生产;我们在美国有公司,我们的产品可以出口到国外,在返销国内。”
“奥斯迈”骨科钢板生产厂家
记者经多次与该公司驻河北区经理联系,于9月18日下午,在邯郸市如期会面。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出厂的锁定金属接骨板均价为元左右,锁定金属接骨螺钉均价为50左右,利润丰厚,医院的骨科;比如医院使用骨科钢板,医院自己定的,经院方同意中标后,在加上高额回扣(约占供货价值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便可通行无阻;包括税费、院方好处费、院方高额回扣等费用都是由患者来买单,患者付出了高额费用,而用于治疗的医疗器械仅占总价格的百分之十一左右。换句话说,元的骨科钢板,以元的价格卖给患者。
据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出厂报价:向河北省威县医患者使用的锁定金属接骨板价格为元,锁定金属接骨螺钉单格68元(按出厂最高价格计算),共12个,合计元,总计元。而威县医患家属所提供的医院住院病人清单显示:医院使用的锁定金属接骨板价格为元;锁定金属接骨螺钉单格.5元,共12个,合计元,总计元。仅此一起骨科钢板断裂一事,可见厂家出厂价格与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价格有着天壤之别,到底中间环节的高额款项去了哪里呢?国家又受到了多大损失呢?
记者在中国人寿威县支公司获悉,仅骨科一项保险开支达余万元,用于了骨科惠民政策。医患者可在该公司报销约医疗费用总额的百分之70左右,而医院医院院长及相关科室人员无一不从中收取高额医疗器械回扣,与此同时,另一只手还伸向国家医保专项资金。
医院收费明细和厂家出厂价格表
采购过程中的腐败面纱
由于市场上多家生产单位生产同一种药品,导致同一类型、不同名称的药品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医药代理商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往往不择手段,代理商行贿、药品采购人员受贿成为医疗采购中的潜规则。有医药代理商曾自爆内幕,医院要历经院长、分管副院长、药剂科、科主任、医生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用金钱攻关。在药品利润分配比例上医药代理商仅占5%左右,医生则要占到20%-30%,20%归中间商,药品实际价格的50%都是虚的。从药商、医院院长、药剂科领导到有处方权的医生,形成了一条多开多得、利益均沾的腐败利益链。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更是成风,屡禁不止。
据最新报告,近年来,医疗领域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涉案环节从药品购销环节向医用耗材购销转变,涉案人员由医疗卫生系统的普通工作人员向高端专业型医务人员转变等。“一些医疗耗材的附加值非常高,一件出厂价几百元的耗材,用到患者身上的时候就要好几千甚至上万元,而且用多、用少根本没有人能够监管,全凭医生说了算。骨科医疗耗材更是成为医疗腐败重灾区,医院用在患者身上的骨科钢板更是出厂价格的好几倍。
截稿前,记者以公民实名身份已于9月21日举报到河北省威县纪委、检察院,并提供了相关视频、出厂价格表等涉及河北省医院与厂家的商业贿赂事实证明材料。而时过一个多月,该县纪委、检察院,医院负责人及科室人员作出任何处理,是不想查?不敢查?还是不愿查?本网将继续跟踪报道。
编后语:国内耗材回扣30%,进口耗材回扣25%……近期,各省市查处多起从医疗设备试剂、耗材上非法获利的案件。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药品零差价实施,以及社会越来越药品腐败,医院和医生变换手法,从试剂、耗材上攫取利益,手段更为隐蔽。年河南医疗设备腐败窝案:有医院科室几乎全军覆没,这类贪污腐败案件通常历时时间长、涉案金额巨大、牵涉人员众多。
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此后,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卫生部等部门多次出台规定,开展专项活动,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和涉医疗领域的腐败。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目前我国主医院使用的设备和耗材进行品牌准入和最高限价,但从目录中选择哪个品牌、医院,最终的医院甚至个别科室、个别人手中。
医院众多,采买活动频繁,医院自己掌握,相关部门监督乏力,以致虽三令五申,下面依然暗流涌动。医院按企业化方式运营也是这种现象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医院给科室下达经营指标,科室再下达到每个医生头上,为完成指标,卖高价药、过度检查、医院常用的手段。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基金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