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位置
将肢体抬高3到5分钟,然后在手臂上尽可能高的地方用止血带止血。将插管病人俯卧放在手术台上,确保胸部和骨盆有足够的填充物,以便在呼吸期间腹部自由活动。将手臂外展约90度,并在止血带下方放置一个小沙袋,将上臂从手术台上抬起。允许肘部弯曲,前臂悬挂在桌子的一侧(图3-1)。图3-1病人在手术台上的位置。标志和切口
触诊尺骨上端的大尺骨鹰嘴突。它是圆锥形的,有一个相对尖锐的顶点。切口在肘关节后部做一个纵向切口。开始于鹰嘴上方5厘米处,在手臂后部中线处。就在尺骨鹰嘴顶端上方,从侧面弯曲切口,使其沿着过程的侧面向下延伸。为了完成切口,再次弯曲切口,使其覆盖尺骨皮下表面的中部。沿着尺骨鹰嘴尖端进行切口,使缝合线远离用于固定鹰嘴截骨术的装置,并远离肘关节的负重端(图3-2)。间隔平面
伸肌内侧入路并不比真正的伸肌平面更多。三头肌的神经供应(桡神经)进入离解剖近的肌肉。浅表外科解剖
在中线切开深筋膜。触诊尺神经,使其位于内侧上后侧的骨槽中,并切开覆盖神经的筋膜以使其暴露。完全解剖尺神经并使其周围通过胶带,以便可以随时对其进行识别(图3-3)。请勿使用这些胶带进行牵拉,因为这会导致神经牵拉。如果要使用螺钉来固定鹰嘴截骨术,则在进行截骨术之前,钻出并敲击鹰嘴。用截骨刀在骨上纵向划痕,以便在截骨术修复后正确对齐碎片(参见图3-3,插图)。使用摆动锯在距鹰嘴约2cm处进行鹰嘴形V形截骨术。V的顶点指向远端。固定后,V形截骨比横向截骨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分开骨头,直到几乎完全切开为止。用骨刀将两个切开的表面分开,以捕捉剩余的皮层。这将导致切骨术的不规则性,使其在重建过程中更好地固定在一起(参见图3-3,插图)。图3-2肘关节后路切开的切口。图3-3从床中解剖尺神经并用胶带将其释放。在进行截骨术之前,要预先钻鹰嘴以方便重新固定。V形截骨术本质上比横向截骨术更稳定。图3-4对鹰嘴进行V形截骨术,并将其近端收回,同时连接三头肌。用骨刀剥去关节囊的一部分。深部外科解剖
从尺骨鹰嘴截骨术部分的内侧和外侧剥离软组织附着物,并将其近端收回,从肱骨后部抬起三头肌(图3-4)。肱骨远端的后部在正下方;围绕骨的内侧和外侧边缘进行骨膜下剥离,可以暴露肱骨远端四分之一的所有表面(图3-5)。请注意,很少需要完全暴露。当该方法用于骨折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时,尽可能多地保留与骨的软组织附着物。从骨头上剥离过多的软组织附着物会使骨碎片失去血管供应,危及愈合。注意不要将解剖延伸到肱骨远端四分之一的上方,因为从手臂后部到前室穿过外侧肌间隔的桡神经可能受损。如果需要抬高肱骨前部,弯曲肘部以放松前部结构(见图2-41)。在解剖的各个阶段,尺神经必须远离手术野。一些外科医生建议在闭合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前路神经移位术,尤其是在将来要取出植入物的情况下。神经
尺神经只要早期发现并加以保护,且不过度牵引,就不在内。最危险的是从外侧插入横行的克氏针,可能会过度穿过内侧皮质。图3-5围绕骨的内侧和外侧边缘进行解剖,露出肱骨远端四分之一的所有表面。正中神经位于肱骨远端前方。如果在骨膜外平面上,肱骨远端的前部结构没有剥离,可能会减弱。在骨折的情况下,这种解剖通常是为你做的。在骨不连的治疗中或当该入路用于截骨时,必须使用严格的骨膜下平面,以避免损伤神经(见图3-5,插图)。如果分离比肱骨远端三分之一处更近,外侧上髁上方一个手宽,桡神经处于危险中(见图2-43)。血管
肱动脉与肘前正中神经相连。它应该得到与神经相同的保护(见图3-5,插图)。特殊点
在闭合过程中,必须非常小心地重新对准鹰嘴。骨折后对齐是很容易的,因为不均匀的骨头末端通常会紧密贴合,就像一个拼图游戏。然而,截骨术可能导致表面平坦,并使精确复位困难(见图3-3)。此外,摆动锯将移除约1毫米的骨头,使真正的解剖复位骨折不可能。如何扩大途径可扩展措施近端延伸。由于内质网到桡神经,后入路不能比肱骨远端三分之一的近端延伸(见图。2-43和2-47)。远端伸展。切口可以沿着尺骨的皮下边界继续,露出该骨的整个长度(见第4章尺骨入路的应用外科解剖学)。无截骨术的肘关节后路入路在保留骨性解剖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肘关节暴露。各种各样的技术已经被描述了这种方法,但所有这些方法都有相同的终点:创建一个由三头肌肌组成的皮瓣,将其插入鹰嘴,以及覆盖尺骨腕屈肌的筋膜,该筋膜位于肘肌外侧。后路入路的用途包括:1.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全关节置换术3.肿瘤切除术病人的位置
将患者侧放在手术台上,确保胸部、骨盆和手臂得到充分保护,并使用软垫台。抬高肢体使其失血,并在手臂上尽可能高的位置使用止血带。允许肘部弯曲,前臂和手放在桌子的一侧(图3-6)标志和切口
触诊尺骨上端的大尺骨鹰嘴突。它是圆锥形的,有一个相对尖锐的顶点。触诊内侧和外侧上髁,并在手术中标记它们,以确定哪一侧是内侧,哪一侧是外侧。切口在肘关节后部做一个纵向切口。开始于鹰嘴上方12厘米处,在手臂后部中线处。就在肘部上方,切口侧向弯曲,这样它就沿着鹰嘴突的外侧向下延伸。远端沿尺骨皮下表面继续切口8-10cm。沿着尺骨鹰嘴尖端切开,使缝合线和手术疤痕远离突出的鹰嘴(图3-7)。间隔平面
没有真正的神经间平面,因为该入路只需要将肘关节伸肌机构从其插入尺骨中分离出来。三头肌(桡神经)的神经供应进入离解剖近端的肌肉。浅表外科解剖
在中线切开深筋膜。当尺神经位于内侧上髁后面的骨槽中时,触诊尺神经,切开覆盖在神经上的筋膜使其暴露。充分解剖尺神经,并在其周围传递胶带,以便随时识别(见图3-3)。不要使用这些胶带进行回缩,因为这会对神经造成牵引损伤。在尺骨边缘切开尺侧腕屈肌上的筋膜。将病人放在手术台上,如图3-6所示。图3-7在肘关节后部做一个12厘米的纵向切口。轻轻弯曲切口,使其位于鹰嘴突的外侧。图3-8肘部弯曲约30度,反映了三头肌从内侧到外侧与前臂筋膜、尺骨鹰嘴和尺骨骨膜的连续性。图3-9切开三头肌内侧缘筋膜。反射整个伸肌机制侧向弯曲肘关节度,以改善关节表面的可视化。深部外科解剖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保持一个大的厚筋膜插入三头肌,以便在入路完成后重新插入鹰嘴。肘关节弯曲30度左右,三头肌机制从内侧到外侧与前臂筋膜、尺骨鹰嘴和尺骨骨膜连续。切开尺骨,剥离前臂筋膜和三头肌止点。在尺骨鹰嘴的水平,用锋利的骨刀将这些结构和一小段骨头分离(图3-8)。肘部鹰嘴近端切开三头肌内侧缘筋膜(图3-9)。切开关节后囊,反射整个伸肌机制,使肘关节侧向弯曲度,以改善关节表面的可视性(图3-10)。一定要注意肘部内侧的尺神经。神经
尺神经始终处于危险之中,必须在整个过程中保护其免受牵引损伤。特殊点
当三头肌肌腱从尺骨鹰嘴上分离时,必须非常小心,以确保三头肌肌腱的全部厚度都是分离的。为了确保这一点,建议去除一小块骨头。图3-10鹰嘴近端切开肘关节后囊。如何扩大途径可扩展措施近端延伸。后路入路可通过将三头肌内侧面从保留尺骨神经的内侧肌间隔膜中游离出来,使其近端延长。远端伸展。切口可以沿着尺骨的皮下边界继续,暴露出肘部和腕部伸肌和腕屈肌之间的整个骨骼长度。(见第4章尺骨骨干暴露。)肘前内侧入路
前内侧入路可以很好地暴露关节内侧室。也可以扩大,露出肱骨远端四分之一的前表面。尺神经(穿过手术区)、正中神经和肱动脉在暴露时可能有危险。中间入路的使用包括:1.取出松动的身体(现在更常见的是关节镜下切除)。2.尺骨冠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尤其是与肘关节内侧支撑结构修复相关的骨折。3.肱骨内髁、上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内侧入路难以进入关节外侧,不应用于肘关节常规探查。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关节可能会脱臼,如有必要,可以接触到肘关节的外侧。病人的位置
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手臂支撑在臂板或手术台上。手臂外展,肩关节完全外旋,使肱骨内上髁朝前。弯曲肘部90度。或者,弯曲患者的肩膀和肘部,使前臂位于面部前方。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暴露肘部内侧,但需要助手握住前臂以提供足够的暴露(图3-11)。将肢体抬高5分钟或用软橡胶绷带(或抽血器)抽血。然后,给止血带充气。标志和切口
肱骨远端的肱骨内侧,位于肱骨远端。图3-11病人在手术台上的位置。图3-12肘部内侧入路切口,以内侧上髁为中心。切口
在肘关节内侧切一个8-10厘米长的弧形切口,切口位于内侧上髁的中心(图3-12)。间隔平面
近端,神经间平面位于肱肌(由肌皮神经供应)和三头肌(由桡神经供应)之间(图3-13)。远端,平面位于肱肌(由肌皮神经供应)和旋前圆肌(由正中神经供应)之间,见图3-13。浅表外科解剖
当尺神经在肱骨内髁后的凹槽中运行时,触碰它。切开神经上的筋膜,从内侧上髁的近端开始,然后沿着切口的长度分离神经(图3-14)。图3-13内部平面。近端,平面在肱骨(肌皮神经)和三头肌(桡神经)之间;在远端,它在肱骨和旋前圆肌(正中神经)之间。图3-14浅表外科解剖。沿切口长度分离尺神经。收回前皮瓣,连同覆盖旋前圆肌的筋膜。现在可以看到前臂的浅屈肌,因为它们直接从肱骨内侧上髁的共同起点经过(图3-15)。确定旋前圆肌和肱肌之间的间隔,注意不要损伤中线附近进入旋前圆肌的正中神经。轻轻地将旋前圆肌向内缩回,将其提离肱骨(图3-16)。确保尺神经向下缩回,然后进行内侧上髁截骨术。在内侧副韧带下方放置一个骨膜升降器,以确保当内侧上髁截骨时,韧带仍与内侧上髁相连。反射上髁及其附着的屈肌远端,避免牵引可能损害正中或骨间前神经。首先,继续在肱骨和肱三头肌之间分离,向前收缩,向后收缩(图3-17)。内侧上髁截骨时必须保留内侧副韧带。这个韧带的分裂会导致肘关节外翻不稳。图3-15将皮肤与筋膜向前缩回,从内侧上髁露出浅屈肌的共同来源。图3-16输入旋前圆肌和肱骨之间的间隔。旋前圆肌向内缩。深部外科解剖
关节内侧现在可以看到了。切开包膜和内侧副韧带,露出关节(图3-18)。图3-17对内侧上髁进行截骨术,并用附着的屈肌(轻轻地)将其收回。上髁及其附着的肌肉的剧烈收缩可能会将正中神经的分支伸向屈肌。图3-18切开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露出关节。神经
在内侧上髁截骨术前,必须将尺神经解剖分离(见图3-16)。如果内侧上髁及其浅表屈肌向远端过度收缩,正中神经会受到牵引损伤,其多支旋前圆肌也会受到特殊损伤。其主要分支骨间前神经也可能受到牵引损伤(见图3-17)。如何扩大途径地方措施如果需要更好地观察关节,前臂可以外展以打开内侧。为了使肘关节脱位,应从肱骨远端剥离关节囊和骨膜,从关节内开始。这样,尺骨近端的活动性将显著增加。这种增加的活动性将允许关节侧向错位,从而打开关节的所有表面进行检查。可扩展措施
近端延伸。通过在肱三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的平面来扩大暴露范围。骨膜下剥离和肱骨抬高暴露肱骨远端四分之一的前表面(见图。3-18和3-48)。远端伸展。肱骨内侧上髁及其附着的屈肌,只有在正中神经分支允许的范围内才能缩回。因此,虽然暴露提供了肱骨插入冠状突的充分视野,但不能提供尺骨远端的暴露。后向冠状突入路尺骨突这个入路提供了冠状突和尺骨近端内侧面良好的显露。因为入路是通过尺神经的床,这个结构在暴露时有危险。该入路不采用神经间平面暴露,因此不能延长,但它确实提供了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肘内侧副韧带和崇高结节的良好显露。后内侧入路的应用包括:1.尺骨冠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如果骨折伴有桡骨头骨折和/或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可首选侧入路。2.肘内侧副韧带的修复通常与冠状突的固定相结合。3.暴露尺骨崇高结节以稳定骨折。病人的位置
将患者侧放在手术台上,手臂由垫好的臂板或手术台支撑。通过抬高肢体使其失血,然后在手臂上尽可能高的位置使用止血带。允许肘部弯曲,前臂悬垂在加垫的桌子上(见图3-6)。这个姿势是冠状状骨折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的理想位置,因为屈曲可以放松肱肌的拉力。此外,这种体位可以使肢体受到重力的牵引,这有助于尺骨近端骨折的复位。标志和切口
触诊尺骨上端的大尺骨鹰嘴突,识别肱骨远端的内侧上髁和外侧上髁。切口
在肘部内侧做一个8厘米长的弧形切口。切口开始于内侧上髁的正后方,并向远端延伸,沿着前臂内侧延伸(图3-19)。间隔平面
从表面上看,这种曝光并没有利用真正的神经平面。入路在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和尺侧腕屈肌尺头之间进行,两者均受尺神经支配(见图3-45)。深部解剖位于腕部尺神经支配屈肌和旋前圆肌深头之间(由正中神经支配)(见图3-45)。浅表外科解剖
当尺神经在肱骨内髁后的凹槽中运行时,触碰它。切开神经上方的筋膜,从内侧上髁水平的下部开始。分离神经使其脱离内侧上髁背面的凹槽(图3-20)。确定尺侧腕屈肌的两个头之间的间隔,并展开这个平面。尽量保留通向尺侧腕屈肌的尺神经分支。确定尺骨的崇高结节。这是冠状突唇内侧突出的平滑隆起。尺骨神经实际上与结节接触,当神经从其管内活动时,骨外露(见图3-21)。深部外科解剖
确定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在升华结节的正下方。如果需要,从冠状突内侧剥离软组织(图3-22)。在骨折的情况下,这种解剖常常是为你做的。尺骨近端内侧面完全暴露包括旋前圆肌和尺侧腕屈肌的尺骨头的起始点的分离。这些头很小。图3-19在肘关节内侧切一个8厘米的弧形切口,从内侧上髁的后部开始,到前臂的内侧。图3-20将尺神经从内侧上髁后部分离到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的间隙。所有分享及看法仅限专业人士交流及参考
参考及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