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年假在经历了几轮疫情夭折后即将开启,老爹很会选择时机适时在单元门前摔了一跤。眼眶出了好多血,他自己裹了一块纱布硬说没事,生生没敢告诉我,也不许别人告诉我,是姐家的孩子偷偷给我打的电话,都给她吓哭了,说老头胳膊肘都肿了,应该是挺严重,但老头为了证明自己没事还不时展示一下是可以动的。他不敢告诉我,一来怕我忙,给我添乱;二来怕我怪罪他不小心。他是我爹,我很了解他。他肯定也害怕哪里摔坏,医院的,只不过碍于面子。所以如医院,他肯定还会硬说自己没事。为了让他医院,我让哥们先过去看看情况安抚一下,然医院做检查。
我到家单元门前就发现了血迹。一直滴到二楼,显然是流了很多。从现场勘察情况分析,应该就是马路牙子那么一个小台阶,没有注意踩空摔倒了。老头喜欢东张西望像涉世未深的毛病果然让他付出了代价,还好马路牙子不高,还好不是在车水马龙的大路上。医院检查结果还算乐观,脑袋没事,腿没事,这就是万幸,眼眶缝了两针,胳膊肘部骨折,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这也算是一劫。
医院想想就是件大头的事,尤其是这两年疫情之下,医院都需要核酸报告,在沈阳像医大、医院,排住院是个最大的难题,坦白讲,如果在没有熟人,确实没什么安全感。说句心里话,我真想找个人能帮忙把所有的流程都跑下来,我只管出钱听从安排,然而这是我爹,一切都得自己来。说实在话,这年头,有几个医生朋友真的太重要了。在这提醒各位,如果你身边有医生朋友,一定要多请他们吃饭,多给她们买好吃的,尊重他们,珍惜她们,不要有事了才想到他们,求她们。很幸运我有一个骨科的老大哥,在我一个电话过去后让我觉得这个冬天很温暖,所以住院手术的事很快就谈妥,中午收病房,下午手术,医院如此好感和亲切。
直到安排完住院安定下来,我还没顾上和老头有啥交流,原本是有很多想说的话都没说,在一个瞬间我突然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老头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若有所思,可能他一直在等着我问他点什么,关于摔倒的过程,或者希望被我埋怨一下?
去年九月,我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手术。也是因为没太注意导致的外伤,受伤后自己经常想,怎么就不小心一点呢,都四十来岁的人了,如果小心一点,怎么至于要动一刀。想多了,就觉得一切好像都无法预知也无法避免。或许此刻老头的脑子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吧,那是一种无力回天的懊悔夹杂着一种无法逆转的无奈。
虽然顺利,但还是忙忙活活让自己很累,突然的安定下来着实舒了一口气。还得给老头搞心理建设,毕竟还是要上手术台的,任何人面对这个都难免胡思乱想,何况是一个老头。我跟老爹用我的语言重述了检查结果,像哄一个孩子一样告诉他:眼眶伤口已经快两厘米了,如果不缝自己是长不上的,况且还得打破伤风,如果没打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胳膊已经骨折了,虽然你觉得还可以活动,但千万不要动了,这个你得服,我们经常学习训练伤救治,你这样动只会造成二次受伤,如果你的骨头粉碎性骨折,你这样动碎骨头很容易把胳膊里面一些毛细血管刺破出血或者错位,都会加剧你的疼痛和手术的难度,况且你的片子显示你的确是粉碎性骨折,不手术是根本无法愈合的,不能愈合那你的胳膊就彻底残废了,那就一直耷拉着没法用了;手术也不算难,主任亲自给做,都找好人了。然后我劝他:啥也不要想了,这也不是不小心,就是该有这一劫,过去就好了,你这真是万幸,脑袋和腿没事,不然就真得遭罪了。总之我感觉他想跟我说的我都替他说了。当然,为了让他买个教训我告诉他:人得服老,别说你了,连我都服,况且现在吃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人的体质明显不像过去,从前哪有那么多伤病的,做什么都得小心一点,不然花钱是小事,我可以给你花钱,但罪我可替不了你。为了警示他一下,我特意强调了一下费用问题:医院,无论是医生还是硬件设施都是最好的,当然费用也是最高的,你这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十万就没了,所以以后真得小心点。
在我印象里,我小的时候生病好像就那么一两次,都是感冒发烧什么的也不算严重,就是被爸妈送到诊所输液那种。我记忆里总有童年时这样的画面,好像是我刚刚苏醒过来,我爸是那种喜欢儿子一样的笑和逗一下,这个画面一直都让我觉得很温馨。小时候的我也很调皮,男孩子的天性使然,有时候也会挨揍,爸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我不能这个那个的,但也还是在不断犯错改错中成长。其实,小孩子能有什么错又能听得进去多少话呢。如今我经常会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老爹老妈,过马路要小心,没事别乱溜达,下雪天路滑等等,可是他们还是会出现所谓的“犯错”。可能人都会这样吧,小时候是小孩子,老了的时候也是小孩子。只不过小时候被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老了的时候被儿女千叮咛万嘱咐。所以,很多时候即便你做了多少事先教育或者隐患排查,最后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情,那就不要指责什么了,就把他们当个孩子吧。
作为子女,我们都希望父母平安健康,就像他们一直也都希望我们平安健康一样。但我们每一个人的父母都会有老的那一天,需要我们去照顾,这都是人生必修课,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看着病床上的老爹,我像是在完成一个使命,什么也都不想说不想问,有时再想想将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更是觉得此刻花了一些时间和金钱陪陪他们,也很温暖。我们都会老,都会成为老小孩,希望我们都能理解老小孩吧,希望老小孩尽快好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