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视觉『衰弱』一词,百度百科解释为生机不旺盛,软弱无力。我们常说:人越老,自然越衰弱,人生病,也会变的衰弱。衰弱确实与年龄相关,但老年患者≠衰弱。有研究表明『衰弱』存在于更广泛的年龄层,包括年轻患者。衰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和预期寿命减少相关,是术后不良并发症(跌倒、住院时间延长、谵妄和死亡等)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学中的衰弱』是指身体和认知储备功能的下降,导致对手术或疾病等应激的抵抗性变弱。衰弱通常表现为活动能力、肌肉质量、营养状况、力量和耐力的下降。临床上衰弱评估工具有以下几种。Fried量表五项标准:非主动的体重减轻、自我感觉疲劳、身体虚弱(握力降低)、步行速度缓慢和体力活动降低。当存在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标准时,就可以定义为衰弱患者。CT检查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肉减少或骨骼肌缺失。『Fried量表』是临床上常用的评估衰弱患者的检查方法,但面对行动不便或骨折的患者则无法进行相关的握力、步行速度的测量,影响在围术期的广泛应用。用『CT扫描』不仅成本高,患者还要遭受辐射。因此,除非作为术前诊断检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否则『CT扫描』不是衰弱患者的最佳诊断工具。随着『床旁超声』的广泛应用,是否可以用这种又普及又无创的方法评估患者衰弱程度呢?有团队进行了一项“术前通过超声技术测量患者的股直肌和股四头肌体积来识别衰弱患者并预测手术预后”的临床研究。研究内容选取需要术前常规做腹部/骨盆CT扫描的进行腹部、妇科、血管、骨科或脊柱大手术的成年患者,排除无法知情同意、有截肢、瘫痪或影响肌肉疾病的患者。
用Fried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衰弱程度评估。术前让患者仰卧位,上半身抬高30°,双腿伸直,采集三次右腿股四头肌和股直肌的二维超声图像。
图片来源
全景视觉
记录患者股四头肌深度、股直肌横截面积和股直肌周长,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通过除以体表面积和身体质量指数进行标准化,以排除性别和患者自身肌肉情况的干扰。
同样记录术前常规进行CT扫描得到的腰大肌相关数据(第四腰椎水平上双侧腰大肌的横截轴向面积(cm2)),并进行相同的标准化处理。主要结局指标是非计划入住护理机构。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计划外入住ICU、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再住院发生情况和30天内跌倒情况、全因30天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研究结果从年2月到年3月,32名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Fried标准,参与者被定义为“衰弱”或“不衰弱”。在32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56%)存在衰弱状态。衰弱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6岁(49至95岁)。女性在衰弱组中占61%。图1显示了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的相对肌肉质量差异。图1超声和CT描测的相对肌肉质量差异将结果用ROC曲线(以及AU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超声测量股四头肌和股直肌对虚弱患者的识别价值。如表1所示,股四头肌深度和腰大肌面积等参数能够识别虚弱状态(灵敏度分别为0.80和0.88),而股直肌的横截面积则不太理想(0.70)。股四头肌深度与术后非计划入住护理机构(0.81)和谵妄(0.89)有关。Fried衰弱评估(0.77)和腰大肌面积(0.79)与全因1年死亡率相关。表1股四头肌、腰大肌、股直肌与术后结果的关系讨论在临床上虽然有不同的方法识别衰弱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简单且可重复的方式。而便携无创的超声评估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可以进行三次连续测量。本研究显示基于超声的衰弱评估在患者群体中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术前识别有衰弱风险和术后不良后果的患者。与腰大肌区域的CT扫描测量类似,术前超声测量股四头肌深度能够在手术前区分衰弱和非衰弱患者。它还能够预测患者入住医疗机构和发生术后谵妄的概率。图片来源全景视觉衰弱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衰弱早期进行干预是可逆转的。『肌肉减少』可能是早期干预衰弱的依据,以改善患者预后并减少医疗卫生支出。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康复训练和其他干预措施,以提高体弱患者的恢复和改善预后。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衰弱患者麻醉管理的具体影响和最佳实践,因为衰弱可能需要更多的有创性监测、不同的平均动脉压目标值和更严格的麻醉要求。
你在工作中是如何管理衰弱患者呢?加下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