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麻痹儿常见的骨科健康问题

一、脑性麻痹的定义:

脑性麻痹是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未发育成熟前受到伤害,导致运动机能障碍,包括姿势与动作控制异常;有时伤害也会影响其他脑部区域,如视觉、听觉、语言或学习上的障碍。

二、脑性麻痹的分类:

1.痉挛型:最常见,约占70-80%,起因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及皮质下受伤,病童肌肉会呈现高张力,导致肌肉僵硬或紧缩,使动作较缓慢或笨拙。

2.运动困难型(徐动型):约占10-15%,起因于脑的基底核受伤,病童因肌肉张力的变化会出现不自主运动,即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也无法维持一个固定姿势,且常有做鬼脸现象。

3.运动失调型:约占1-3%,起因为小脑受伤。此类病童会出现低张力、协调功能丧失和无法维持平衡的情形,走路时步态不稳,如喝醉酒般。

4.其他:尚有低张型、僵直型及混合型。

三、脑性麻痹儿常见的骨科问题及处理:

1.髋关节病变

(1)发生原因:因髋关节周围肌肉痉挛,长期内收及屈曲挛缩,使髋关节逐渐脱位变形。尤其是痉挛型病童,髋关节长期处在内收又缺乏站立载重刺激下,七、八岁时较易发生髋关节脱臼。

(2)临床表征:病童髋内收肌挛缩,髋关节外展受限,卧床时会呈现ㄍ字摆位或站立时呈现剪刀脚、长短脚。

(3)诊断与评估:

(A)临床检查方式是让病童平躺,两脚伸直打开,若髋关节外展角度小于40度是脱位前的警讯。

(B)X光摄影是最佳筛检工具,病童2岁前应接受第一次骨盆X光摄影,之后每半年或一年一次,追踪频次依脑性麻痹严重程度而定。医师会在X光片上测量“移位比率”来评估髋关节脱位的情况,做为治疗参考。

?移位比率:表示股骨头部已滑脱至髋臼以外的部分,占整个头部的比率。

(4)预防方法:

(A)拉筋运动:早期施行髋内收肌拉筋运动,可预防挛缩。让病童放松平躺,一脚固定,轻且慢的将另一大腿往外拉,呈现外展姿势,维持15-30秒,重复30次,一天2-3回。

(B)髋关节外展支架:藉由外展支架将两大腿撑开的作用,来维持髋关节的活动度。

(C)特制轮椅或座椅:病童因无法行走,会长时间处于不动的状态,故需要改良式的轮椅或座椅(加上髋关节分开架)来维持正确姿势。

(5)手术治疗:

(A)松筋手术:当移位比率>30%,伴随内收挛缩,且年龄大于3-4岁,医师会建议手术放松髋内收肌,若痉挛较严重时会同时放松髋屈曲肌(肠大肌)。

(B)松筋手术合并截骨术:当移位比率>50%,且年龄大于4-6岁,需合并进行大腿骨矫正截骨术,将变形最严重处的骨头切断矫正后以钢钉固定后再用石膏加以保护。

2.脊椎侧弯

(1)发生原因:中重度脑性麻痹儿因运动控制不良及躯体两侧肌肉不平衡,从小坐姿或站姿容易偏向一侧,但只要平躺或张力降低时躯体可回复正直,都只算”姿态性脊椎侧弯”。到8、9岁以后,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脊椎生长受痉挛的背部肌肉所局限,产生无法恢复的脊椎骨排列问题及椎体变形,称为”结构性脊椎侧弯”。

(2)症状与影响:脊椎侧弯让病童无法坐正坐稳,影响上肢功能及头部摆位,妨碍进食、阅读及与人互动沟通。若侧弯角度达七、八十度以上,会限制胸廓运动、肺容积及胃容量,影响心肺功能、消化能力,恶化食道逆流及引起很难控制的肺炎。

(3)治疗方式:

(A)姿态性脊椎侧弯:处理重点在身体的摆位及运动,以维持脊椎柔软度,同时每半年追踪检查一次,观察角度是否有恶化的情况。

?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如休息时最好采俯卧,减少驼背的形成。

?适当的摆位

使用适当的摆位辅具和轮椅特殊坐垫背靠。

?运动治疗

爬行运动:增加脊椎之间的活动度。

伸展运动:增加紧缩侧的伸展运动,以增加脊椎柔软度。

肌力训练:加强背肌及腹肌肌力的训练来稳固脊椎。

扩胸呼吸运动:增加胸廓活动度。

?背架治疗

维持较好的坐姿,增进上肢功能及改善头部摆位。

(B)结构性脊椎侧弯:若侧弯角度小于25度,建议观察、复健及每4~6个月定期追踪;当侧弯角度25~40度则建议穿着背架矫正;若病童有40度以上的侧弯,就必须和医师讨论,考虑手术治疗。

3.骨折与骨质疏松

(1)发生原因:脑性麻痹儿因承重运动不足,骨质疏松更为严重,在意外受力时,即使力量不大,因骨骼强度不足,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骨折。

(2)愈合过程:脑性麻痹儿的组织愈合速度不会较正常儿童慢,但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因肌肉痉挛的拉力持续存在,故可能将骨折位移的更严重,因此肢体肿胀会持续较长时间,骨折愈合不良情况也较常见。

(3)治疗方式:石膏固定或钢钉固定,让愈合过程顺利进行;徒手复位或开刀复位,将骨折处复位为正常型态,让骨折不致愈合成弯曲变形。

(4)物理治疗:

骨折早期:受伤后1-2周内,病童的肢体会局部肿胀、疼痛、且容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可使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的活动。如:前臂骨折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而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收缩活动,保持活动度的正常。

骨折中期:受伤2周后,肢体肿胀开始消退,疼痛逐渐减轻,除了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运动外,可以利用辅助器材逐步活动上下关节,慢慢增加肢体负重活动。

骨折后期:骨折愈合后,要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功能。

四、脑性麻痹儿的骨科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1.骨科手术处理的是脑性麻痹儿关节挛缩及变形等次发性问题,而非改变脑性麻痹,因此家长在术前应与医师及治疗师充分的沟通及讨论,清楚了解治疗目标。

2.脑性麻痹儿健康问题多,肌肉痉挛高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健康小孩为高,因此定期追踪是必要且重要的。

喜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在什么价位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