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骨科大腕尹择林揭秘术后3天出院

年6月29日—7月15日,我作为中国唯一的大运会的医学委员,赴韩国光州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负责竞技体操与水球项目的医疗保障与兴奋剂检测。整个医学委员会的工作由来自14个国家的熟练掌握英语的多学科的医学专家担任。

前排右一为韩国尹择林教授,前排左一是我

与我同为大运会医学委员的尹择林教授,已是我多届大运会的同事了,他居然与我“多同”:都是名牌医学院毕业,都是从事关节外科专业,都在髋关节外科领域有所建树领衔前沿,那么巧,也都是56岁。略有不同的是,我在髋关节膝关节的领域均有涉及,尹择林教授则一心一意专攻髋关节外科。

那么巧,尹择林教授就是这次召开大运会的举办地韩国光医院的院长兼骨科主任。有幸受邀,走进了他们的手术室,观摩了尹择林教授的3个手术:2个是初次置换髋人工关节,1个是髋人工关节翻修术。

我看到了我在美国在加拿大在瑞士观摩多位世界顶尖级关节外科专家的“情景再现”。手术结构严谨、节奏流畅,细节交代层次清晰。2个初次置换与1个翻修均采用双切口。

10年前,双切口在国际髋关节领域可谓风靡一时,但却很快销声匿迹。为什么呢?起初,选择双切口是因为口子切得小、损伤小。但是,很快,大家都发现,双切口后对臀中肌损伤较大。“臀中肌”这块肌肉很厚很大,主宰着髋关节的正常活动,对术后康复(髋关节稳定性及步态)承载着至关紧要的肌肉动力重建。所以,所有关节外科的医生都越来越重视术中对臀中肌的保护和术后对臀中肌的强化训练。

在全世界所有关节外科医生都和髋双切口说“拜拜”的时候,只有尹择林教授一个医生单枪匹马地坚持下来了。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臀中肌不受损伤,就必须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楚。他发明了将关节镜的灯安到吸引器的头上,切开肌肉时,一边吸引一边就能看清楚臀中肌周围的内部结构。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葫芦状的塑料套管,一头套住灯的“脑袋”,一头套住吸引器的“脑袋”,两个“脑袋”变成一个“脑袋”。探头探脑之中,迂回行进。使术中的肌肉、神经、血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世界所有医生避险弃之的双切口,在这个“脑袋”的发明之中绝处逢生。

尹择林教授太聪明了,这不就是我们中国成语的“管中窥豹”吗?

那位做髋关节翻修术的男士,60多岁了。23年前做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是,假体却将骨髓腔穿出一个洞。当时就做坏了,手术医生竟然没有发现。就这样用了23年,直到这个穿出骨髓腔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将坐着的屁股硌疼。我曾在一个学术会议上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我们能够忍受的最大错误”的标题来讨论这个特殊病例,欲引起骨科同行的重视。

尹择林教授训练出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助手,挺年轻的,就复制成他这样的手术风格手术水平。所以,看这两位同行手术,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严丝合缝又轻车熟路。

更让我羡慕和敬仰的是,他这个张床位的关节外科中心,所有的规章制度、所有的软件硬件、包括所有的气场,都和我在美国在加拿大在瑞士看得一模一样。因为他的手术微创,损伤小,恢复快,因为他的病人术后4小时就下床锻炼,因为他们的康复师和手术医生和患者心心相印配合默契,所以,他们和美、加、瑞一样,都是3天出院。

哎呀,什么时候我才能盼到我手术后的患者也能3天出院啊。这个我朝思暮盼的3天啊,得多少个部门、多少个细节的默契配合啊。

目前,我们关节外科的病人,术后最快也要5天出院。

我发现,尹择林教授在大运会期间,只要休息时,就会捧起一本书来看。哦,那是一本学习中文的韩语书。尹择林教授最大的愿望,就是来中国教中国的关节外科医生,怎样把握好各个环节,让患者3天出院。

而且,他要用熟练的中文来做到这一切。

张洪主任好大夫网站zhanghongmd.haodf.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