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

年11月22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学术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左一)在闭幕式现场

闭幕式之前,本次大会极具分量的“骨科三十年大师讲坛”开讲,邱贵兴院士、王正国院士、戴尅戎院士、陆瓞骥教授、刘尚礼教授、王满宜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和老前辈,以及英国利兹大学创伤骨科手术学术部主任PeterGiannoudis教授、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DavidSeligson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ChristopherM.Bono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矫形与创伤外科学AngusWallace教授、韩国庆熙大学主席Myung-ChulYoo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骨科及神经外科HansenYuan教授,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骨科中心主任TonyAnthonyYeung教授,分别在创伤、脊柱、关节、微创与影像导航技术分论坛进行了具有深度和前瞻性的专题演讲。

医院蒋协远副院长(左一)与医院创伤骨科王满宜主任(右一)

大师讲坛创伤分论坛

COA大会发起人邱贵兴院士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

大师讲坛脊柱分论坛

大师讲坛关节分论坛

大师讲坛微创分论坛

上午10时30分,闭幕式在本届大会回顾片的精彩瞬间中开始。大会闭幕式主持人,医院翁习生教授致辞并颁发中青年优秀论文奖、COA骨科基础青年研究奖、COA“MostValuableDesignTOP10”奖等奖项。我院靳培浩、吕艳伟分别获COA脊柱甲组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刘波获COA创伤甲组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一等奖,韩巍、查晔军获COA创伤甲组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三等奖。

大会闭幕式主持人,医院翁习生教授致辞

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骨科基础青年研究奖颁奖

闭幕式上又一次播放了为开幕式所做的主题歌MV《十年》,那优美的曲调,熟悉的画面,让人再一次回味中国骨科的百年历史巨变和十年COA责任与使命的辉煌。

COA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在10年当中我国的骨科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在我国仍然有一些边远地区的骨科事业并不发达。鉴于此,COA学术大会从年起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资助欠发达地区骨科同仁参加学术交流。颁奖结束后,重庆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蒋电明教授做大会总结。他在讲话中说道,在田伟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本次COA在规模和形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次特邀嘉宾国为法国,在法国经历了11月13日的严重恐怖袭击之后,法国骨科学会的骨科同仁们全部悉数如约而来并带来了宝贵的学术知识,体现了中法两国学术同仁的深刻友谊。最后,蒋电明教授对每一位为COA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年COA西部奖学金代表朱成善登台致谢

重庆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蒋电明教授做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致闭幕词。他在致辞中指出,对于参会的骨科同仁来说,大会的四天时间太过短暂。COA作为我国最大的骨科盛会,全国乃至世界的骨科精英汇聚一堂,交流学术沟通感情。但是,COA大会目前仍有不足之处,相比海量的论文投稿数量,同仁们的发言数量少。同时许多重量级的嘉宾发言因安排在上午,因为交通原因未能赶上等等,这些都是大会的遗憾之处。最后,田伟教授代表全体骨科医生感谢厂商为COA所做的贡献,并代表大会组委会感谢所有国内外骨科同仁对COA盛会的支持与信赖,以及每一位为COA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致闭幕词

田伟教授最后宣布: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学术大会胜利闭幕,年COA国际会议将在11月17日北京再相见!

短短4天的时间,学术课程精彩卓越、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全国乃至世界的骨科精英汇聚到这一中国骨科界年度最大的盛会,与近2万名参会者一同交流学术、沟通感情,谱下COA十年聚首的华美篇章。

11月18日,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召开,来自香港的10位专家与内地的9位专家,围绕小儿骨科、手外科、足踝和关节外科四大专题,聚焦现今骨科新思维。这次会议对促进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骨科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第十七届京港医学交流会议

11月18日,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田伟、副主任委员何达、赵宇、黄霖、陈华江及31名委员出席会议。田伟主任委员提出要求,希望青年委员会是骨科分会的重要后备力量,要培养“做实事、讲真话”的学会氛围,希望委员会增强交流协作,多做骨科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各省医学会和骨科分会组织学术工作,为骨科事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期间召开了全委会、关节学组换届、显微外科换届、成立小儿骨科学组等活动。

全委会

关节学组换届

显微外科换届

小儿骨科学组成立

18日至20日,骨科基础会场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国外著名骨科研究专家的同时,香港、台湾和国内知名骨科基础研究者参与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会场设立骨科基础优秀论文、骨科基础青年研究奖和MostValuableDesignTop10的评选。

基础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分为退行性骨骼疾病与再生医学、骨骼组织创伤修复及组织工程、骨工程学及转化医学等三个章节进行。现场共有15位知名骨科专家结合论文的创新性、数据可靠性及PPT制作、表达能力三方面对36位参赛选手进行评分。

中青年医师论文评选

基础青年研究奖主要根据学术成绩、科学贡献、表达能力对21名参赛选手的研究进行了评分,并与选手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选出两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四名三等奖。国外学者感叹,目前中国的骨科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1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台湾骨科学会、法国骨科学会、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北美颈椎学会、国际脊柱外科创新学会、英国骨科学会、国际关节重建大会、AO创伤、AO关节重建学会等海内外骨科学术组织参与的精品国际教育课程陆续拉开帷幕,为大家提供了实用与创新、国内与国际兼顾的学习平台。

AO创伤论坛合影

11月20日至21日,创伤、脊柱、关节、骨肿瘤、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微创、骨质疏松、足踝外科、骨科基础、骨科护理、骨显微修复、小儿骨科、康复、中西医结合等各专业学组以大会发言、专题讨论、病例讨论以及壁报展示等多种交流形式,集中体现了一年来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技术和临床进展情况。

壁报展示区

创伤学组就老年骨折和锁骨骨折两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在手术指征、手术步骤、内固定选择、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讲师之间进行了深入交流。医院蒋协远副院长,为大家讲授肘关节骨折治疗进展,通过他的讲解,大家对复杂肘关节损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王满宜教授讲授了机器人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吴新宝主任讲授了创伤骨科术后康复进展,他强调了骨折治疗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倡导国内医生重视病人的康复锻炼。

医院蒋协远副院长

医院创伤骨科王满宜主任

医院创伤骨科吴新宝主任

创伤会场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

医院脊柱外科刘波主任

医院脊柱外科孙宇庆

脊柱会场

关节会场,新概念、新技术和对老概念的新理解层出不穷。在髋关节置换方面,围绕不同的手术入路如何达到更好的假体安放和更小的手术创伤展开讨论,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OCM入路、经皮辅助的改良原位入路(SuperPATH)等个个精;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教授针对大家容易忽视的髋关节假体柄锥金属腐蚀的诊断和处理展开详细的讲解。

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主任

关节会场

医院骨肿瘤科牛晓辉主任

医院骨肿瘤科王涛

骨肿瘤会场

医院运动医学科冯华主任

关节镜与运动医学会场

微创与影像导航技术会场

来自荷兰自由大学的PaulLips教授为骨质疏松学组带来了对骨质疏松诊断与治疗的总结与展望。他认为,未来很有前途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是组织蛋白酶K拮抗剂和抗硬骨素抗体。医院贺良副院长做了大会交流。

医院贺良副院长

医院放射科程晓光主任

医院社区保健科陈狄主任(左一)

医院临床试验中心陈志刚(右一)

医院血液科陆敏秋(左一)

医院内分泌科陈海翎

医院血液科石磊

骨质疏松会场

医院创伤骨科王岩

医院创伤骨科武勇

足踝会场

骨科基础学组副主任委员、医院骨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爱(右一)

医院骨科研究所研究员赵丹慧

骨科基础会场

骨显微修复学组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手外科专业科室,在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精品化、专题化、国际化、多样化”的理念,就骨显微修复进展、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与显微修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与显微修复等领域邀请到了包括哈佛大学、医院、医院手外科的陈山林副主任和王树峰主任医师、医院等国、内外著名学者近60位做了教育课程讲座和相关专题发言,并就相关主题的大会个人发言做了详尽的讨论,就有关问题达成普遍了共识。

医院手外科陈山林主任

骨显微修复会场

小儿骨科学术邀请到来自北美小儿骨科协会(POSNA)和欧洲小儿骨科协会(EPOS)的10位教授来中国参会,同时也邀请了韩国著名教授IN-HO-CHOI和台湾地区小儿骨科届著名的郭耿南教授。医院小儿骨科郭源主任等12位资深教授在小儿骨科专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声誉,他们的授课内容、专业素养、严谨学风和幽默谈吐都给中国小儿骨科医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小儿骨科学组组长、医院小儿骨科郭源主任

小儿骨科会场

康复会场越来越多骨科专家重视康复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会场中骨科医生占三分之二,多位骨科医生在大会发言中提及本单位骨科康复团队及设施的快速发展,快速康复的理念越来越普及。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本次会议邀请了五位美国著名骨科康复专家,讲授了足踝及膝关节损伤康复的最新进展,听众受益良多。

会议学术水平逐年提高。医院康复科郭险峰主任、医院等单位的讲者报告了腰椎疾病康复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北医三院等单位讲者在步态分析等领域的报告有一定的创新性。总体上,骨科康复会场的专业特色越来越鲜明,即从原来的经验科学转变为基于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工程等学科的新兴学科。

骨科康复理念与技术在全国快速普及,但偏远地区康复工作者的学术素养与实用康复技术与一线城市仍有一定差距,为此,骨科康复筹备学组初步决定明年COA在骨科康复会场组织世界知名专家进行康复教育课程。

医院康复科郭险峰主任(左)

康复会场

护理会场设立护理专业发展与展望、中外骨科护理动态,人文关怀、护理安全4个专题的专家讲坛,脊柱外科护理、创伤骨科护理、关节外科护理、疼痛管理、血栓管理、护理管理、综合护理、康复护理8个专题自由发言。

大会主席田伟教授(中)与护理学组合影

护理学组组长、医院护理部高小雁主任(左)

护理会场

11月20日上午,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医院党委副书记付凤环教授、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么莉主任、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田伟教授、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组长高小雁主任分别就《患者服务中心对患者人文关怀的实践分享》、《以标准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护士职业化的思考》、《VTE预防的护理措施》进行专题讲座。来自美国UniversityofIowa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MasatakaKawai教授,来自加拿大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护理学院的ValerieMacDonald教授分别就《辨别骨骼肌的收缩特性的方法》、《来自九个国家的对于脆弱性骨折护理照顾最佳实践标准》进行专题讲座,让护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国内也知国际,听众反响良好。

11月20日下午,来自迪拜的HishamMSaleh教授,来自香港的亚洲创伤骨科学会护士分会会长黎永勤教授,医院周跃教授、医院护理部顾问陈玉枝教授、医院矫形骨科主任、中华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周一新教授分别就《SafetyinSurgicalOperationTheatre,AnExceptionalWorkingEnvironment》、《香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及防跌倒计划》、《创新设备与器械推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不断发展》、《人文关怀的内涵与实践》、《Listen,LearnandthenLead》进行专题讲座。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重庆医院护理部赵庆华主任也应邀到会,并做《对南丁格尔精神的理解》专题讲座,她的精神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

11月21日上午,重庆医院副院长肖明朝教授、医院郭源主任、医院骨科曾建成教授、医院创伤骨科黄雷主任分别就《







































偏方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