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何佳,这个名字估计你并不陌生。1月16日,浙医二院骨科住院病区一位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连哭带喊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胡何佳穿过人群走上前,病人回头看到他,叫了一声“胡医生”后主动伸出手。胡何佳毫不犹豫地一把将病人搂进怀里,两人相拥的瞬间,病人立刻安静下来不再哭闹。这一幕,被拍了下来,帅气暖心的胡何佳也上了人民日报头条,做了次“网红”。
其实,胡何佳不仅人帅,有爱心,还是一名运动达人。他喜欢跑步,每周要跑两三次,每次约七八公里。与跑步结缘,竟是为了“治病”。据悉,浙二骨科有八九名医生与胡何佳一样酷爱跑步。跑步最容易伤膝盖,作为医生,他们有什么建议呢?
跑步,竟缘起“治病”胡何佳的“跑龄”并不长,从年7月才开始。
和大部分80后的男生一样,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作为年轻医生,可能压力更大,学习、职称晋升等等。于是,何胡佳就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整个人都提不起精神,觉得周围的人和事都索然无味。
他知道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他曾经看过精神疾病类的书,说是运动可以使人快乐。就这样,胡何佳就去跑步了,“打球需要球友,游泳需要场地,跑步对条件的限制最少,换一下衣服和鞋子,就可以跑。”
一开始跑了3公里,说是跑,其实是半跑半走,整个人累得够呛。后来,体力慢慢跟上来,跑得里程越来越长,每次五六公里,轻轻松松。跑完整个人都变好了,精神和身体都恢复了能量,第二天上班充满力量。
运动能改善抑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人体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区的地方,它是帮助我们学习与记忆的,每天这里都会产生新的神经元。当神经元数目降低时,人就容易变得抑郁,而运动可以改善抑郁,维持人体的心理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苏国辉教授说,这是他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小白鼠实验研究发现的,该研究还刊登在了世界知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浙二有个“酷跑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