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完成世界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寰枢

年11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成为首批国家工信部、卫计委批准创建的国家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年5月,医院骨科胡豇主任医师及其团队成员完成了国内外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寰枢椎解剖变异患者的枢椎椎体骨折的治疗。

年5月,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车祸伤导致颈椎外伤到我院就诊,急诊颈椎CT提示枢椎椎体骨折,患者右上肢感觉减退伴肌力减弱,诊断为“枢椎骨折伴不全瘫”,属于骨科最危重的外伤之一,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否则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行术前准备时,通过测量CT发现寰枢椎发育异常,椎弓根置钉位置宽度最狭窄处只有3.5mm,而目前可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直径最小也为3.5mm,意味着此手术操作不能有丝毫误差,即便是全程暴露在辐射下C臂透视操作也无法保证手术的安全,枢椎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性能要求,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中枢神经,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专家,此区域手术仍然风险极高,尤其寰枢椎如果存在解剖变异,将进一步增加手术难度,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逐渐发展到瘫痪甚至死亡。鉴于患者病情特殊,经过骨科专家讨论,认为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手术。医院田伟院长做过类似手术,同样是世界首例。不同的是他采用了寰枢关节突镙钉,受到他的启发,我们经讨论决定使用更适合这位患者方式,最终采用了椎弓根镙钉。

手术开始之前胡豇主任团队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小到体位摆放的每一个细节,年5月28日,患者全麻显效后完成早已经过模拟和计划好的体位摆放,进行3DC臂扫描后将图像信息传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主机中,通过机器人规划精准的手术路径,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实现三位空间的精确定位,完成术前规划后机器人开始了自己的“表演”,机械臂灵动准确地移动到手术操作位置,医生只需要按照机器人的导向置入导针,确定椎弓根螺钉的通道,再次通过C臂确认无误后置入螺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当天患者即感患肢症状缓解,术后复查CT显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无误。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加,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幸运的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难度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智能化,现已成为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不久的将来,骨科智能系统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实现骨科治疗的重大突破,给患者带来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术前规划

在三维空间精准确定螺钉置钉位置

机器人辅助下置入导针

术中透视

胡豇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