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西医院护理部,于年8月19日下午在行政三楼开展了“骨科常见病术后护理”知识专题讲座,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培训。
大会开始,由路丛霞总护士长介绍本次大会内容及主讲的两位老师。本次大会主题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一.护理不良事件
二.骨科常见病护理
内固定术后护理
颈椎术后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本次主讲老师分别是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骨科护士长周晓玲老师和骨科护士余朗老师。
护理不良事件
何谓护理不良事件,在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中,大家对这一问题似乎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级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现“错误”经验的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无障碍自愿上报系统:
自愿、独立、保密。
匿名上报
建立无惩罚的文化环境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加强培训
鼓励大家一定严格实行上报制度,据实上报,避免露报、错报和谎报。
骨科常见病术后护理
内固定术后护理
观察重点:出血
围术期出血:
显性出血(术中统计、术后引流)
隐性出血(术中进入组织间隙及术后空腔创面渗出血)
加压包扎
术后平卧6小时
放置引流
内固定术后观察重点:
体温
下肢功能
术后补液
导尿管
DVT
弹力袜正确穿戴
三角缓冲带位于大腿内侧
织法变化的地方应位于腘窝以下2.5-5cm
脚后跟位于袜子后跟处
袜子保持平整,及时调整
医院一体化预防DVT的制度和流程
(1)建立骨科DVT预防管理制度
(2)规范DVT护理评估、干预和记录
(3)发挥护士主导作用
颈椎病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要点:
1.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循环:心率血压术中出血量和补液量)
2.神经功能(肌力、感觉、反射)
术后主要护理措施
持续心电监护、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观察伤口颈部有无肿胀、切口有无渗出、四肢感觉及活动情况;
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病情允许去枕平卧6小时后轴线翻身,避免颈部扭曲;
颈部制动:颈托外固定;
伤口负压引流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有无扭曲、反折、受压、脱出,注意观察引流管颜色、量、性状;
导尿管护理: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有无扭曲、反折、受压、脱出,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导尿管每周更换,尿袋每天定时更换,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消毒两次。
术后常见并发症:
呼吸意外:喉头痉挛、痰堵;
心脑血管意外;
发音、吞咽;
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第一阶段: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
第二阶段:
1.术后1-3天被动活动,2小时按摩十分钟
2.主动活动,肌四头肌静止收缩练习
3.术后三天,根据伤口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
第三阶段:
术后4-7天,继续进行创伤功能练习,运动每隔2小时5-10下
术后8-14天进行扶拐行走,上下楼梯
第四阶段:
术后2-8周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假体的保护
不可蹲跪和过度扭曲膝关节;
避免剧烈运动;
有需要时用助行器,减少受伤机会;
避免负荷过重,控制体重和负托重物;
运动时避免“蹲下站立”动作,或在半蹲姿势作“膝部旋转”。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疼痛:与骨折和手术伤口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和长期卧床有关;
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便秘:长期卧床有关;
肢体萎缩: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和功能锻炼差有关;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专科护理:
1.保持正确体位
2.预防血栓
3.伤口护理:手术后伤口处放置引流管2-3天,定时观察伤口引流液,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打折,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及时查明原因并更换敷料。
术后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活动引起肢体肿胀,注意患肢不做盘腿动作;
术后三月内不弯腰系鞋带,不做下蹲动作,不坐矮板凳,穿袜子时要在伸髋屈膝后进行,保持下肢伸髋不大于90o;
鼓励患者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充足睡眠,如有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通过两位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不仅使我们对护理不良事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使我们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这块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会越做越好。
编辑:任朴朴校正:曹晓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