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方骨科大会护理论坛专场会议报道

编者按:第四届东方骨科大会暨第二届京沪骨科峰会之护理论坛于年7月21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与大会同步进行。包括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护理学组组长、此次护理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王晓宁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次护理论坛主席、医院骨科护士长许蕊凤主任护师,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海军医院袁文教授,上海市护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朱唯一主任护师、DepartmentofOrthopedicSurgery,DivisionofSpineSurgery,MayoClinic,AnneC.Wright出席论坛并带来精彩讲座,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护理领域护师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病例分享以及精彩的论文交流,以下是现场报道。

此次护理论坛主席王晓宁护士长致开幕辞

01

第一节:大师论坛

DepartmentofOrthopedicSurgery,DivisionofSpineSurgery,MayoClinic,AnneC.Wright:脊柱手术围手术期的思考:护士的角色

AnneC.Wright在讲座中指出,护士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引导者、教育者、照护者、案例管理者、研究者、合作者、主张者和领导者。她强调了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阶段性护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建议骨科中心应当科学合理地发挥好骨科护士在不同护理阶段的角色,要善于发掘护士的驱动作用,从而在临床上各个角色相辅相成,让患者获益。

海军医院袁文教授:如何让医护关系更加和谐

袁教授指出,新型社会需要新型医护关系,并列-互补型新型医护关系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确定新型医护关系的基础上,临床工作中践行“交流、协作、互补”的理念,这是构建和谐医护关系的关键点。怎么样让医护更和谐?袁教授总结为24字:平等,关爱,尊重,协作,互补,宽容,沟通,交流,理解,态度,责任和担当。

02

第二节京沪论坛

医院许蕊凤护士长:脊柱患者术后伤口血肿观察及处理

许护士长在讲座中指出,脊柱患者术后伤口血肿压迫脊髓或神经不完全损伤术后有95%可恢复,对于完全损伤只有45.3%可恢复,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血肿非常重要。她结合病例从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处理、脑栓塞预防及处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防及处理、脑血管意外等方面跟大家详细分享了护理方面新知识与进展,最后,总结为12字心得:视伤口,查引流,听主诉,辨体征。

上海交通大医院朱唯一主任护师:患者安全在骨科

朱唯一主任护师在讲座中指出,保障患者安全需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工作。术前正确识别患者病情,通过评估与观察防范于未然,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术中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确保用药安全,医院相关感染;术后重视患教,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平时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MDT合作,定期培训,重视新技术、新技能、新理念,大力开展信息化应用,不断修订完善护理流程等。

论文交流环节内容空前丰富,涵括护理新技术、新理念,临床护理经验分享,特殊病例护理,护理领域创新,国际护理经验等。

新技术方面:改良式俯卧位上肢垫的应用,平山病患者护理措施的改进,3D打印治疗相关围手术期护理;

新理念方面: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清单管理理念,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经验分享:脊柱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常规通管的应用,骨肉瘤患者照护;

特殊病例护理: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颈椎手术患者术前雾化吸入;

护理创新方面:3DBody解剖软件的应用,运用PDCA护理管理,石膏床套的应用,移动护理车联合护理信息系统应用;

国际护理经验:和平方舟援非经验。

经过一天紧张的学术活动,与会者纷纷表示内容充实实用且与时俱进,代表了京沪地区甚至是国内护理领域发展的最高水平,另大家收货满满之余,也给接下来进一步科学规范地开展并快速提升护理质量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智力支持。

赞赏

长按







































中科公益抗白
中科崔永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2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