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在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墓志铭已经成为了我们医学界很多医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外科到内科,从临床到辅助,我们每个人都在践行着这样的一个原则。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们有幸参与临床一线抢救工作,成为病人安全的最后的一道防线,为他们保驾护航。精湛的穿刺操作技术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我们并不仅仅是为病人麻醉而麻醉,更需要温暖人心。因为我们不是麻醉匠,而是一名麻醉医生。
近日,一组医生“抱式麻醉”图走红网络。哈尔滨一名岁老人因骨折住院需要手术,麻醉医师评估后决定采取坐式方法进行麻醉,并由外科医生协助抱着老人固定。为什么此次的麻醉方式不走寻常路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该患者年事已高,因骨折后寻求住院治疗,多番辗转后哈医大一院的骨科主任刘明辉将病人收入住院治疗,并决定对老人进行手术治疗,在请来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董英伟主任会诊评估后,最终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董英伟医生认为,老人家的状况不是很好,不能耐受全麻,如果采用全麻唤醒都是个问题;如果采用腰骶加硬膜外麻醉,常规的侧卧姿势老人家也耐受不了,会增加很多疼痛感,这些疼痛感对于年轻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百岁老人恐怕就是个很大的危险因素。
经慎重考虑后,董医生决定让身材魁梧的赵亮医生抱着老人家固定体位,然后在后面进行腰椎穿刺,这种姿势由于骨缝开放不全,需要很高超的穿刺技巧才能成功。
执行麻醉的董英伟医生表示,自己并不是第一次给超过岁的老人进行麻醉,此前她还曾经给一位岁高龄的老者进行过手术麻醉。之所以要进行这种“抱式麻醉”,就是因为一旦采取平躺全麻,老人有可能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只好采取这种姿势的局部麻醉。
在走红的照片中,老人身上盖着被子,对此,董英伟表示本来不应该给患者盖被子,“因为老人特别怕冷,而且手术室其实是冷的。老人本身就有肺感染,如果发烧会很麻烦。老人就跟精美的瓷器似的,需要给她保暖,但拿被子的话我们就得多消毒。”
董英伟主任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如同非条件反射般,没有去多加修饰和调整就吐露出来,那是如同吃饭睡觉般最自然不过的反应。抱式麻醉并不是课本所教给我们的东西,而是由内心的那一片柔软所带给我们的决定,是任何一位麻醉医师都会做出的举措。
麻醉医生,一个幕后英雄。他绝对不是仅仅一针就把你放倒的屠夫式的存在,在这背后,有我们细腻的思考,从术前访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交代要注意的事项到术中全程贴心的守护再到最后的麻醉苏醒,我们总是在你不注意的角落里关心着每一位患者。
医院的患者都不仅仅需要医疗的救治,也需要我们在心理及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今天有“抱式麻醉”,明天还会有更多的其他麻醉,但是每一种麻醉术式的背后,不外乎医生带来的温暖和帮助。万变不离其宗,连着这所有的也不外乎医生柔软的内心。
但愿我们每一位麻醉医生都是德高医精,带给患者的不仅是安全的麻醉,更是温暖的麻醉!
(据网易新闻网、腾讯网等网络内容整理编辑)
责任编辑
周玲
医院麻醉科
看完新闻,来学点专业知识吧!
做好老年/高龄患者麻醉你可能需要学习这些内容
???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网络环境下观看视频!
第33讲:高龄患者的骨科麻醉
第68讲:促进骨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
第69讲:围术期体温监测与调控
?老年患者麻醉推荐阅读:
临床综述: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王庚教授:老年患者骨科麻醉相关热点问题(答“新青年”战友)
严敏教授: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状态和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关系(年会专题)
新青年麻醉论坛新青年新麻醉新思想
合作,投稿,平台交流请加
共创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投稿、荐稿!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探访新青年医学之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