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单介绍了关于骨科手术方面的一些基本原理及技巧,下面继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骨科手术使用止血带方面的一些原理及技巧。
肢体的手术可以使用止血带获得无血的手术野,这样可以使术中辨认重要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加快手术的进程。
使用止血带的时候,可以通过抬高肢体3-5min或使用橡皮加压带进行驱血。止血带的下方需要垫上软的敷料,这样可以防止皮肤被收紧时造成皱褶和水疱。止血带必须放置在上臂或大腿,因为这些部位有丰富的肌肉组织,这样就可以防止主要的神经被止血带压伤。根据肢体的直径不同,止血带的压力在上肢一般保持在大约mmHg,在下肢保持在大约mmHg。使用止血带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充气测试。对于儿童,止血带的压力一般高于收缩压的50%以上。对于高血压患者,充气至压力高于收缩压的50%以上。最后,为了减少危险,使用止血带在上肢不应超过1h,在下肢不应超过1.5h。在怀疑患者的外周循环存在问题时或患有镰状细胞贫血时,不应使用止血带。
通过抬高肢体2min进行驱血,可以在患者的静脉内保留部分血液。虽然这样可能造成术中少量出血,但更容易辨认血管神经结构。此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十分有价值的,如在外侧半月板切除术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找到膝下外侧动脉并提前电凝此血管,这样就可以避兔不小心切断此血管而且在松止血带后才发现。在缝合之前需要放松止血带,辨认主要的出血点,并进行电凝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