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军人情怀枣庄市最美退役军人李宏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在鲁南地区提起回族爱心人士李宏运,无论是汉族同胞还是回族兄弟,都会伸出大拇指给予赞誉。李宏运是一名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和促进民族团结共建事业中的一名残疾军人,爱心民族人士。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他就会出现在哪里。用自己的热情,真诚和满满的正能量,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共建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拥护。由于他在民族团结,和谐共建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枣庄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枣庄市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枣庄市抗击疫情退役军人先进个人”;被中共薛城区委统战部评为“抗击疫情最美人物”、“爱心使者”、“民族团结创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鼠年春节的礼炮还没有燃放,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肆虐传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有着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敏感性的医疗战线工作者军人出身的李宏运,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在枣庄市薛城区委统战部发出《致薛城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的倡议书》发出后,从大年三十下午开始就多次组织薛城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的回族兄弟,买了麦当劳,牛肉,各种水果和生活用医院(抗击新型医院)新组建的疫情抗击发热门诊病房和急诊科看望慰问“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从疫情开始坚持每天都做上香喷喷的家常菜为每一个一线卡点送去后方的关爱和支持,极大的鼓舞了一线医护、公安、交警、路政、交通、高速、铁路等所有抗疫防疫工作者坚守阵地,战胜病毒的决心和意志。李宏运从事医疗战线工作多年,深知冠状病毒传染的危害性,立即把自己家族企业平时经营,库存准备用于销售的消毒液面向全社会免费发放(供空气和地面及物品的消毒液)。截止目前,已向枣庄五区一市和人民群众无偿捐助发放消毒液余吨,价值余万元。今年3月1日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曾这样报道:“疫情当前,防护用品及消毒液等物资是一线最为紧缺的。枣庄市政协委员、最美退役军人李宏运主动联系市中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龙晓华,向市中区各镇街指挥部、区疾控中心、区环卫中心、区教体局、海之杰公司等单位捐赠23吨消毒液。李宏运委员的大爱善举感召带动了市中区驻地企业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赠。”李宏运说,疫情不消我们不退,直到打赢这场人民战“疫”,在物质上特别是精神上极大的鼓舞了人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他说什么都能倒,但是精神绝对不能垮,他不能做到拿出最多,但是他绝对会拿出全部来面对这次国难,就算是钱和东西全部用尽了,也一定会用行动来带动大家精神不能垮,一定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早在年4月,李宏运就主动请缨随部队平定新疆某县乡武装暴乱,在战前动员的时候,和战友们一起写好了遗嘱,誓与祖国领土完整共存亡!出色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所在部队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集体授予“西线卫士”荣誉称号。在年的“抗击非典”斗争中,李宏运又一次挺身而出,医院“抗非”第一梯队,他积极投入工作,并在枣矿集团组织的“抗非”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成功完成“抗非”任务后,医院表彰并给予嘉奖。李宏运一次次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赞扬。

李宏运的大爱无疆,不是突发奇想,是有着传承和信念追求的。李宏运是退伍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年出生,爷爷、父亲都是老党员,且都曾任职党的基层书记工作多年,退休后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家族先辈也是英雄辈出,无论是从近代史中兴公司(枣庄矿业集团前身)的发起创始人、股东,金铭、李朝相先生,还是抗日战争期间铁道游击队第五任政委太爷爷张鸿仪烈士,从事地下党工作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光荣牺牲的舅爷爷,或是在外爷爷的带领下为八路军送情报送物资的众多家人,或是支前,或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每一次国家安危之时都有他们的身影,血脉里传承着红色基因。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立志从军,保家卫国,年如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祖国的西北边陲。三年的军旅生涯,李宏运凭着一颗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红心,时刻牢记军人的使命,卫国戍边,与风沙对抗,与冰雪严寒抗争,磨练了钢铁般的意志。在部队一级战备期间不慎从高处摔下,两次入院手术,至今右脚中仍残留两处铁丝无法取出,每每负重走路和下雨天脚都是隐隐发痛,虽然痛在身上,但心确是火热的,他说自己无怨无悔。入伍三年,屡受嘉奖,无论在平时的军事训练还是在实战演习中,都能出色完成任务。直至今日,他依然怀念过去,向英雄致敬带领回族兄弟定期探望抗战老兵、淮海战役老兵和随军护士、抗美援朝老兵、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回族老兵,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民族团结帮扶济困

李宏运是枣庄市政协委员、薛城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主任,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责任重大。为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他每天都在不停的忙碌着。

李宏运不光把自己家族企业收入大量的用于扶贫济困,而且把国家给予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抚恤金一文不留的救助老弱病残。他看到薛城最老的站前小区老弱病残、家庭困难的居民较多,于是,个人出资定期为站前小区贫困户,伤残户,五保户送米、面、油。每周固定四天组织回族爱心人士为薛城区、新城区及高新区环卫工人,夏秋送绿豆水、水果,冬春送稀饭、馒头、鸡蛋。九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从未间断过。常年助力高考,为执勤民警、考生、家长献爱心,送清凉,受到广大基层环卫工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并被知名爱心队伍—“孟大妈爱心服务队”授予“中华一家亲,回汉心连心”锦旗表示感谢。

年8月,医院手术台上的一名产妇生产后大出血,经查验是RH(-)型“熊猫血”,但是枣庄血站及附近地市血站都没有这种稀缺血型,随时间流逝病人危在旦夕,如果找不到血源,后果不堪设想,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的他即刻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经验,发动大家,积极协调有此血型的省内外各族爱心人士,共献血毫升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医院工作者,在扶贫济困,送医送药下乡方面倾注了个人大量的心血和财力。在汶川,玉树地震期间,发动枣庄回民兄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灾区捐款捐物,表现出与灾区同胞手拉手,心连心,共渡难关的决心。年8月,在得知寿光发生自然灾害后,除组织爱心人士并竭尽所能为灾区捐款外,还配合枣庄市委统战部并联合医院、枣庄民族企业商会、薛城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及他亲爱的战友和同学们远赴灾区,送去爱心物资及健康义诊,增进了枣庄人民和灾区同胞的感情。

每逢新春及中秋佳节,他总会自掏腰包,组织并开展为贫困家庭送爱心、送节礼活动,温暖了人心,使受助人员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每年至少两次联合医院开展送健康义诊和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参加活动的有省、市级知名专家及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曾先后到泰安东平,本市山亭米山顶、滕州位庄、薛城区驻地各乡镇、社区等地,开展为农民,为社区群众和环卫工人送健康义诊和送米、面、油活动,为回汉儿童送书包、文具、水杯,并在当地成立图书馆,不仅为村民送去温暖物资,还带去了精神食粮。联合薛城知名爱心企业枣庄千特内衣有限公司为宁夏山区儿童送棉衣、书包、书籍等物资。把爱心一次次的延伸到省内外,扩大了枣庄人民爱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李宏运作为“枣庄回民爱心服务队”的一员,自年开始,李宏运始终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诺言,先后参与百余次爱心活动,城区大街小巷、敬老院、贫困家庭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让爱心如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年为帮助寻找一名80多岁走失汉族老人,李宏运组织回族群众加入搜寻队伍,并每天为参加寻找走失老人的爱心人士自费无偿提供饭菜和饮料,40余天的寻找从未间断。后被走失老人的家人授予“民族大义重于山,热心公益爱无疆”锦旗表示感谢;同时受到枣庄爱心网友的高度评价,并题字牌匾,其内容为“一顶顶白帽帽印入眼帘,质朴的形象使我们肃然,坦荡的胸怀能容下天,雄鹰也可振翅高璇,坦荡的胸怀能容下草原,骏马也可奔驰百万,他们是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他们一心信善,围绕着他们的是大爱无边,他们从不抱怨,救助苍生无私奉献。”

年冬季的一个夜晚,枣庄西站滞留40余名因特殊原因当天不能离开的外来务工的维吾尔族女青年。由于天气异常寒冷,这些人没有钱又没有过夜用的棉被,有的甚至还穿的十分单薄,当他们得知不能上车且不知滞留多久时,很多人躁动不安。李宏运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及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现场解决保暖、食宿等所有遇到的困难问题。由于措施得力,解决及时,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来枣庄经商务工的流动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多,协助市、区统战部门不断加大民族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李宏运还积极主动请示薛城区委统战部为他们排忧解难,无论是帮助他们解决子女的上学问题,还是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等工作中,他都是积极主动,乐于奉献,让参加枣庄发展建设的少数民族朋友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有着军人情怀和一片爱心的李宏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做一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积极践行者。热心公益事业,努力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为政府排忧解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环泽通讯员马苓军孙中路刘敬礼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