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内外关节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ERAS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医院积极践行关节置换加速康复,秉承医者初心,铸造康复奇迹。
强生亚太伤口闭合事业部主办的亚太骨科大师系列论坛旨在针对骨科热点话题,邀请亚太骨科领袖,将先进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广大骨科同道。医院骨科医学部关节外科主任柴伟教授作为首期论坛的主席,领衔来自亚太不同地区的关节外科专家,Dr.HeeNeePang(医院),Dr.JangWonPark(韩国梨花医院),Dr.SteveCheung(医院)围绕关节置换加速康复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什么是加速康复?
如柴伟教授开场所述,ERAS概念是由欧洲外科医生HenrikKehlet首先提出,是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阻断或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达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再入院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目的。其终极目标是达到手术无痛无风险。实施ERAS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减少住院日,而是为了让患者更加安全地接受手术,更加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获得更佳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ERAS概念提出后迅速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领域,并逐渐推广到骨科的各个亚专业,但多数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关节置换手术的特点是年龄大、失血多、疼痛重、功能至上、术后感染的后果严重等,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对骨科手术有效的加速康复措施。关节置换加速康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会议围绕关节置换的流程和加速康复的核心要素循序推进,从关节置换术前医护患宣教沟通,科学的麻醉和镇痛方案,到科学的微创入路选择和切口管理,再到优化手术技术和血液管理方案,而后到出院后管理和随访机制开展讨论。
亚太专家如何做关节置换加速康复?
1.患者教育
良好的术前沟通可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症状,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及手术风险的自我评估,加强患者信心,控制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从而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尽管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术前患者辅导很重要,尤其对于期望值过高、疾病程度复杂、诊疗经过曲折、家庭经济困难等高风险的患者。
2.优化麻醉方案
术前麻醉访视,拟定精准的麻醉管理和治疗方式,目前用于关节置换的麻醉方法有椎管内麻醉、神经丛(干)阻滞和全身麻醉等,单一或者联合应用均安全有效,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如全身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使得患者更加舒适,增加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对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小。
3.多模式镇痛
疼痛已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也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心态。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始终需遵循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及个体化镇痛的原则,根据疼痛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采取多途径、多模式干预。
术前:1)非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对于术后疼痛控制很重要。2)术前关节疼痛患者同时配合镇痛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
术中:可医院情况选择不同麻醉镇痛方式1)椎管内镇痛2)TKA可以选择股神经或收肌管隐神经阻滞3)术中切口周围注射镇痛,如COX-2抑制剂静脉或者肌肉注射有助于减少术后疼痛。
术后: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会影响功能锻炼,镇痛管理对于关节功能恢复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冰敷,使用NSAIDs类药物及镇痛泵缓解疼痛。
4.科学的切口管理
切口部位感染或假体周围感染是骨科内植物手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除了选择微创入路(如DAA入路)之外,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