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同济食管疾病
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
医院党委书记
许树长教授主持论坛
为了进一步推动以消化内镜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的食管疾病诊疗管理模式,提高食管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年上海市医学会食管疾病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第六届上海同济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于11月10日至12医院召开。医院党委书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许树长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日本以及全国知名专家,围绕食管疾病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学术交流。
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
张军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
金震东教授致辞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高峰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论坛上,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军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金震东教授分别致辞,海军医院(医院)李兆申院士也以视频的方式发来祝贺,医院消化内镜近年来的发展,而连续举办了五年的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规模和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同仁共同探讨食管疾病诊治前沿的盛会。
海军医院(医院)
李兆申院士作线上主题报告
李兆申院士还作了《如何培养一名消化内镜医生》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目前我国消化内镜诊疗的现状与需求,指出了我国消化内镜医生培养模式的短板和不足,阐明了消化内镜医生培养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消化内镜医生培养的模式与展望。
此外,本次论坛专家还分别就食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诊治前沿、新技术等作了精彩报告及点评,尤其聚焦于食管疾病内镜诊治相关并发症的术前预防和术后处理,紧紧围绕食管疾病诊治的重点、难点,内容丰富、全面,参会代表及专家均表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本次大会不仅邀请到了海内外专家进行精彩主题报告,还进行了手术操作演示,聚焦于食管疾病,相继演示了食管早癌的精准检查、食管早癌ESD术、食管巨大黏膜下肿瘤STER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内痔内镜下治疗、超声胃镜引导性胰腺穿刺、ERCP、SpyGlass等,与会专家现场讨论热烈,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了食管疾病内镜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为所有参会者提供了一份精彩的视觉与学术盛宴。
会议共邀请国内外专家70余位,主题演讲32场,手术专家14人,操作演示17台。近几年,医院内镜诊治中心立足于上海,依托同济大学的深厚底蕴,借助医院的有利平台,在总结过去诸多成就和不足的同时,展望未来,并逐渐形成以食管疾病内镜下治疗为特色,用精湛的医技,创造新的辉煌。
图文
内镜诊治中心
编辑
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医院作为一所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医院召开第六届上海同济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