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通力合作,精湛医术患者重获新生

年12月4日,医院骨科病房收治一名由救护车送来的77岁女性患者。该名患者因行走时不慎摔倒,致右髋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老人入院时表情痛苦,各项机体指标均处于明显下降状态,身边却没有家属陪同。针对这一情况,当班护士芦美晨立即协助王克成医生将病人安置于病床上进行初步检查,并耐心的与病人沟通,在得知老人儿子的电话后,通知到家属,家属1小时后到达现场。与此同时,王克成医生通过询问得知老人有多年的脑梗塞、糖尿病史,心脏还曾做过介入治疗,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王医生立即通知骨科步万庶主任进行紧急会诊。

经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看到检查结果后,步万庶主任当即告诉家属,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此次骨折为假体周围骨折,针对此部位最好的术式是假体翻修钢板内固定术。这种术式是骨科相当复杂的一种手术,它对术者的技能及水平是一项很高的检验。患者家属对于是否手术犹豫不决,如果不手术,老人剩余时光将只能在床上度过。步万庶主任经过有效的评估,反复向家属详细的分析了手术的利与弊、术中存在的风险及手术的效果,经过一番讲解,病人家属最终同意手术。

经过医生的专业治疗和护士细心的照顾,患者各方面机体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前进行术前谈话时,主管院长付杰亲临现场,并做出了正确指导。普通的股骨骨折固定关节置换术,对中年人来说都已经是大手术了,更何况是77岁的老人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大出血、脑梗、肺梗甚至是心肌梗塞的风险。因此,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步万庶主任立即组织科内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对手术中的难点、重点和具体操作步骤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演练。术中取出假体及骨水泥困难、出血量较多、容易出现骨裂……如何预防,如何处理?如何充填巨大的骨量缺失?如何预防术后感染?经过反复的专家讨论,最终确定了严密的手术计划和最佳的治疗方案。

病人于12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假体翻修+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在手术当天,科室又收治一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当班护士及时通知护士长,科室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整方案,临时调动两名机动护士,以保证科室正常工作。科室在紧张的抢救,手术室内也并不轻松。手术室护士考虑到患者高龄,在注意保暖的同时,更握着老人的手进行安慰,消除老人的恐惧。手术在紧张的进行,术者、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低,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

术后,返回病房的患者还很虚弱,面色惨白。两根引流管及尿管让病患痛苦不堪,这样的病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极其重要。责任护士王雪每天都会来到患者身边,细心的帮患者翻身,为患者更换被褥和衣裤,尽量让患者保持舒适。骨科患者饮食也非常重要,为了让患者更科学的进食并增加患者食欲,责任护士还专门为老人制定了食谱,同时还鼓励老人适当的进行活动锻炼。慢慢的,老人终于露出了笑容,还经常向护理人员做胜利的手势。

这只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小片段,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医生是战场上的勇士,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他们用微弱的肩膀承担起人类的生命之重托。我们的精神与苏格拉底一脉相承,我们的手与南丁格尔相握相牵,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会用我们用至诚至热的爱,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太阳,铺就了生命的绿洲,撑起了一片健康的天地,去造就每一束生命的阳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3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